孤帆去来 发表于 2017-3-25 22:34

又听社声(原创散文)

本帖最后由 孤帆去来 于 2017-3-26 17:29 编辑

                                     又听社声                                                             (散文)
    不久以前,我从一本《中国名画》的精装画册上,再次读到了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风俗画,它描绘的是汴河两岸自然风光和节日集会的繁荣景象,透过那热闹非凡的画面,仿佛听到了一阵阵喧哗的市声。由此,我忽然想起了普利桥那一年一度赶社的社声,和那传统圩日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的场景。

    有关社日,在我的老家没什么流传。最早知道有这一习俗,我想应该是读了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后来通过阅读文史方面的书籍,对此才有较深的了解。由于我国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其社会形态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被称作“社”,而重点祭祀的那个日子,便是“社日”。社日曾在唐代盛行,唐诗中有关的描写很多。如张籍的《吴楚歌》:“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王驾的《社日》绝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那么赶社日,则是自古以来部分地区祭祀土地神的一个节日,根据地方习俗不同,还有春社秋社之分。春社这天,人们虔诚祈福,求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保佑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这种祭祀曾寄托了人们对年成的美好愿望。至于赶社,民间也有多种说法。赶社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据说在赶社这天往人群里挤一挤腰不酸腿不痛,挤出一身汗来,所有积压在身体上的疾病都被挤走了。于是赶社的地方人山人海,不管道路远近,不论男女老少,几乎全家出动去赶社。

    普利桥地处冷水滩区境北部,与东安花桥、祁阳文明铺交界,古镇则沿用了自然地名。明初,此地即有人开铺设店,东街土地堂侧架有木桥,始名“土地桥”。 1943年,东安县顾畴和尚来此做法会,将其改为“普利桥”,意即“普利四方”。 这个传统古镇早在明初就形成集市,圩日上人如潮涌,尤其是传统的“二月八”闻名遐迩。是的,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普利桥一年一度的传统社日,十里八乡的数万群众来这里赶社,购买春耕生产所需的农用产品,共享这场“二八”盛宴。据史料记载,普利桥“赶社”兴起于清朝乾隆年间,又称“二八庙会”,是全年商品成交量最大、赶集人员最多、气氛也最热烈的一天,至今长盛不衰。“赶社”还是当地农民过年之后的一个重要节日,赶完这个社日,农民就要投身到繁忙的春耕春种的各项农事中去。这历久弥新的盛会,在当地早已演变成了融交易功能和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农耕文化节。

    其实,对普利桥的赶社,我从小就听大人说过的,可那时候早已不叫赶社,而是赶圩。我随母来到继父家以后,知道有一个姑姑嫁在文明铺与普利桥相邻的岩塘冲村。那一年的春上,母亲带我去给唐家这个姑姑做生日,第二天正好遇上普利桥那边赶大圩,姑姑说带我们娘俩去看看。等我们爬了十几里山路赶过去,已到半个晌午,见圩场里买卖的东西并不多,没有像姑姑说的有什么耍猴戏、皮影戏、踩高跷以及油炸粑粑、松子糕、麻花卷等各种小吃,赶圩的人也在陆续散去。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在“文革”那个禁锢的年代,为了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对农产品限制私自交流,民间的所谓“赶社”活动也差不多被取消了。待到改革开放以后,普利桥的“社日”才得以慢慢恢复。
       大前年的这个时候,市直机关有一位曾在普利桥镇工作过的朋友,邀请我于二月初八这一天去普利桥看赶社。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路上和风吹拂,山花绽放,使人感觉舒爽极了。才到普利桥镇边上,见前面早已人潮涌动,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只好将车子停在镇外,准备步行往里挤,不一会儿,就被赶社活动的汪洋大海所包围。四十多年了,我再次来到了普利桥古镇,看见镇子比过去扩大了好几倍,楼房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充满了无比新鲜的现代化气息。

    在普利桥镇政府的广场上,众多人群将舞台围得密不透风。文艺爱好者演出的舞狮、旗袍秀、现代舞、唢呐、小品、渔鼓戏等精彩节目,赢得群众阵阵掌声。比舞台更热闹的是赶社现场,4公里多长的街道,甚至街道周边的空地、山坡,到处都是人挤着人,货挨着货。大声叫卖的小贩,小心数钱的客商,在街道两边摆放着做工精致的编制品,锄头、犁耙、斗笠、箩筐、渔网、牛绳等农具,野菜团子、油炸粑粑等特色小吃,还有果树苗、花木苗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不少从周边县城赶来的游客,大把大把地购买着土特产品和竹木用具。上午11点左右,著名的民间艺术黄阳司扎故事在集市上一亮相,就引起了众人围观,把赶社活动再度推向了高潮。在高达4米的故事柜上,小演员表现得萌态十足,惹得两旁观众大呼惊险好看。黄阳司扎故事,是将表演者绑扎在一个充分设计好又重心平衡的铁杆上,并将剧情人物上下叠起,低的叠成三层,高的可达七层,再将铁杆固定在长、宽、高均一米左右的彩柜上,彩柜四周以纸或布装饰,配以剧情所需的山水环境,箱内装有适量的重物以保持上下对称平衡,然后由8至16名强壮劳力轮流抬着沿街表演。据悉,黄阳司扎故事先后在全市和全省“欢乐潇湘”演出中获奖,2015年受省文化厅邀请参加在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演出,今年2月又应邀到岳阳参加湖南省首届抬阁故事文化节。

    中午时分,普利桥大街小巷仍然是熙熙攘攘,特色小吃让人吃得津津有味。那位邀请我来看赶社的朋友,说已经请普利桥镇政府安排好中餐,可我觉得今天这么大的活动,镇里接待方面的压力也大,我们何况不是来忙公务,要他们招待有点欠妥,便坚持在街巷找一家小店或小摊,品尝一下这地方的特色小吃,岂不更好么?我们在一家当地人开的农家小店坐下,随意点了几样腊味和时蔬,一边吃一边和店主聊普利桥社日和社戏的话题。据他介绍,赶社的前几天,普利桥镇为了吸引镇内外民众,举办了各种文化演出活动,这就叫“社戏”。社日和社戏是中华民族传统古老的民俗活动,我们把她保持和延续下来,像社戏演出的各种地方小调、表演唱、耍猴子、皮影戏、面具表演以及踩高跷等,特别是晚上在镇政府广场的舞台上,还将有祁剧专场演出。我看他说的眉飞色舞,兴趣极其浓厚。当然,我们没有呆在那里看演出,只是把他的这一番好意保留在心底。

    又是一年一度的赶社日到了。市摄影家协会爱好民俗摄影的朋友,早就约我去拍几张风俗图片,说今年普利桥赶社的规模更大、气氛更热烈。于是,我在3月5日一早驱车前往,远远地便看见社日里的普利桥,已笼罩在蒙蒙的春雨中。此刻,我仿佛又听见从镇上传来了一阵阵赶社的社声,且越来越强烈。

    是啊,这不正是在新时期党的政策的春雨沐浴下,我们广大乡村生活富裕了的农民,于繁华鼎沸的集市里从内心所发出来的那种欢喜之声么?                                                                 2017年3月9日草就于荷锄轩

若云 发表于 2017-3-26 14:03

是啊,这不正是在新时期党的政策的春雨沐浴下,我们广大乡村生活富裕了的农民,于繁华鼎沸的集市里从内心所发出来的那种欢喜之声么?
{:20:}
好一幅国泰民安的画面呀{:20:}

崀山白云 发表于 2017-3-26 16:18

好文配美图。

崀山白云 发表于 2017-3-26 16:19

顶贴,慢慢多欣赏。

崀山白云 发表于 2017-3-26 16:19

{:23:}问好作者

崀山白云 发表于 2017-3-26 16:20

中午时分,普利桥大街小巷仍然是熙熙攘攘,特色小吃让人吃得津津有味。那位邀请我来看赶社的朋友,说已经请普利桥镇政府安排好中餐,可我觉得今天这么大的活动,镇里接待方面的压力也大,我们何况不是来忙公务,要他们招待有点欠妥,便坚持在街巷找一家小店或小摊,品尝一下这地方的特色小吃,岂不更好么?我们在一家当地人开的农家小店坐下,随意点了几样腊味和时蔬,一边吃一边和店主聊普利桥社日和社戏的话题。据他介绍,赶社的前几天,普利桥镇为了吸引镇内外民众,举办了各种文化演出活动,这就叫“社戏”。社日和社戏是中华民族传统古老的民俗活动,我们把她保持和延续下来,像社戏演出的各种地方小调、表演唱、耍猴子、皮影戏、面具表演以及踩高跷等,特别是晚上在镇政府广场的舞台上,还将有祁剧专场演出。我看他说的眉飞色舞,兴趣极其浓厚。当然,我们没有呆在那里看演出,只是把他的这一番好意保留在心底。
好文笔

崀山白云 发表于 2017-3-26 16:21

多欣赏品味

崀山白云 发表于 2017-3-26 16:21

有味道,拜读学习。

孤帆去来 发表于 2017-3-26 17:27

谢谢若云首版推荐置顶和鼓励!{:23:}

孤帆去来 发表于 2017-3-26 20:52

若云版主摘句肯赞,谢谢!

六楼居士 发表于 2017-3-27 11:29

又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海边龙拓 发表于 2017-3-28 10:57

现代清明上河图

孤帆去来 发表于 2017-3-28 23:11

先欢迎崀山白云兄赏顾和点评!

孤帆去来 发表于 2017-3-30 12:24

崀山白云兄,谢谢摘句赞赏!{:23:}

孤帆去来 发表于 2017-4-2 11:01

谢谢崀山白云兄的支持和鼓励!

肖福祥 发表于 2017-4-7 16:24


好文!

学习!

孤帆去来 发表于 2017-4-19 18:33

六楼居士版主,请多赐教!

孤帆去来 发表于 2017-5-14 12:35

欢迎远在身边朋友光顾!

孤帆去来 发表于 2017-5-15 08:42

海边龙拓兄弟,您说的是呀,谢谢!

缓缓到来 发表于 2017-6-6 18:15

欣赏学习啦{: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又听社声(原创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