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辣椒评论 发表于 2017-11-1 22:47

体验死亡应当成为一堂“必修课”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当生命的计时器停止摆动,当死亡悄然降临……这一刻,你留在世上的会是什么?近日,一场集体“葬礼”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体育馆里举行,54名初一学生静静地躺在地板上,体验着“死亡”的滋味。20分钟的体验“死亡”之后是重生,当再次面对这个世界时,不少学生流下眼泪,有人说着对“前世”的后悔、有人感悟对生命的敬畏、也有人感叹要活在当下。(10月24日《成都商报》)

  在中国,人们提起死亡往往是恐惧的,躲避的。然而,只有认识到了死亡的可怕,我们才会理解生命的可贵,才能更好地活着。

  人们常常以为,死亡是老年人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是不对的,人生就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在赞美生命的美丽、青春的活力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肯定了死亡的必然性。毕淑敏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死到临头都不曾思索过死亡,这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这些孩子们,或许没接触过也不懂得什么是死亡。这堂课对于他们的意义在于,让她们了解活着的时候他们最珍贵的、最舍不得的是什么——舍不得父母,舍不得朋友,舍不得没完成的梦想。这些年轻的生命,因为思索死亡,而更加清楚了自己前行的方向。体验死亡教会他们珍惜现在,教会他们感恩,教会他们热爱生命。

  体验死亡是一堂“必修课”,也是一堂认识自我的课。但是,中小学开设这种课一定要把握好度,类似的课程最终的落脚点应为积极正能量的引导,让学生认真地规划自己的一生,面对死亡的限制,把自己的一生渲染得瑰丽多彩。

  文/王天浩(苏州大学)


hengjia1 发表于 2017-11-1 22:59

{:23:}{:23:}{:19:}{:19:}   来自红网论坛客户端

杨新敏 发表于 2017-11-12 20:39

评论就向死而生,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和感受来发现生命的意义的讨论有一定道理,但似乎还稍嫌简单化了一些。7分。

李仕生 发表于 2017-11-12 22:02

选题比较新颖,但论证不够深入。7.5分

刘海明 发表于 2017-11-12 22:24

选题比较新颖,但是篇幅较短,且新闻由头叙述占据了很大的部分,显得论述很单薄。7.5分

张若渔 发表于 2017-11-16 12:15

文章选题新颖,但论述部分单薄。7分

田大宪 发表于 2017-11-19 11:57

选题有意义,但铺垫较长;论说涉及活动的价值和度的把握,可惜多点到为止。7分

曾润喜 发表于 2017-11-21 16:54

7.8分。

陆高峰 发表于 2017-11-25 20:35

    7.5

顾建明 发表于 2017-11-29 21:48

   7分

肖余恨1 发表于 2017-11-29 22:53

7.0

魏猛 发表于 2017-11-30 14:07

7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体验死亡应当成为一堂“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