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欢乐祥和中国年】暖冬行动!麻阳长河印社走进黄坳古村寨为村民免费送春联!

2018-2-8 18:57查看3749回复5

myxdny 成员

马上登录,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屹林 于 2018-2-9 01:51 编辑



   2月3日,麻阳长河印社十多位书法大咖,冒着刺骨的寒风走进西晃山脚下为尧市镇黄坳古村寨村民免费送春联!
在书法现场,长河印社书法大咖们挥毫泼墨,尽量满足黄坳古村寨村民选择春联内容的需求,譬如村民选择春联内容:喜迎新春的吉祥祝福!并希望2018“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确实让人感觉年味渐浓以及古村寨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尤其是八十多岁的聂老要书法大咖书写“跟共产党走,听毛主席话”以及黄坳古村寨农妇要书法大咖书写 “跟共产党走,听习主席话”,虽然言语质朴,但由衷地表达乡村百姓对党和领袖的无限热爱。
据悉长河印社十多位书法大咖挥毫书写六个多小时,免费为村民赠送春联380多幅。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1.jpg

12.jpg


13.jpg

相关资料:
黄坳古村基本情况简介
        一、黄坳古村历史文化
在湘黔交接处的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西晃山脚下座落一个近千年的古村——黄坳村。黄坳最初叫王坳,住有王、陈、李三姓居民,以王姓人口为最,故名王坳,后改称黄坳,清末又被更名为晃鳖,意为西晃山之鳖头,解放后重称黄坳。
   黄坳村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朝末年,宋末黄坳聂氏始祖聂亚纯自辰州府(现辰溪一带)迁居麻阳隆家堡陈禾溪,若干年后其子孙先后迁到长潭轻土、锦和的柑子园、楠木村等,而后又搬迁至瓮省,并在瓮省修建了聂氏祠,聂氏祠毁于解放后的破四旧。清顺治年间聂氏祖婆聂唐氏携二子移居抗龙寨,抗龙寨处西晃山腰,山清水秀,并有良田二百余石。聂氏先祖定居抗龙寨不久,因人丁兴旺。加之抗龙寨地方狭小,聂氏先祖把目光移向了黄坳。
于是在后来的短短几年里,他们在黄坳购置了田产、修建了房屋,逐渐占据了整个黄坳。故近代黄坳的辉煌以聂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为主导。
      聂氏先祖迁至黄坳后,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不断地发展家族经济,因黄坳地处山区,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于聂氏先祖们广置田产,扩大自己的实力,当时田产最多的要数清末的聂丙子和聂当歉。他们分别有良田一万两千石和一万石,还有几千和几百石的不计期数。从而被解放后的人们称之为“地主”,说他们的土地是以剥削来的,其实斐然,据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家讲,聂氏行有家业的壮大,是主要靠勤劳和节俭。黄坳至今还流传一些顺口溜“黄坳的工,漩涡的风”。意为黄坳的工在当时是最多,且做不完,就是后来所谓的地主,也是要下地干活,晚上收工回家,大部分是不点油灯不吃饭,后句是指漩涡风大,和黄坳的工一样,永远不停歇。“出门一担粪,进门一担岩”,指的是聂氏先祖在做工出门挑了一担粪或其它生产物质,收工时顺便不定期要捎带一些东西回家。因为先祖们的勤劳,使黄坳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节俭,积累了一定财富的聂氏先祖从未忘记过生活的节俭,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相当的简单朴素,一件衣服是脏了洗,烂了缝。“破烂财主”因此而得名。对于吃,先祖们从来就是反对铺张浪费,除非有客人来,否则一般时候在餐桌上是很难见到有大鱼大肉的,就是桌上掉有饭粒,老人们也告诫小孩要捡来吃掉,不然会遭雷打的。所以聂氏子孙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由于财富的积累,聂氏家族在黄坳不断地壮大,并把影响扩大到了全麻阳乃至周边的云、贵部分地区康熙年间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搬迁,聂氏子孙一部分从黄坳迁出,分别迁往自治州、张家界以及云、贵、川等地,这些从聂氏家谱均可以考究。此后亚纯公的子孙基本遍布了中国的西南部地区,家族的壮大,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二、黄坳古居建筑特色
     黄坳的聂氏先祖们纷纷修宅建院,于是当时中国农村最具代表性的四合天井大院在黄坳村纷纷出现。那些大院在黄坳始称“印子屋”。“印子屋”分上下两厅,由前后两栋房子组合而成,前后两栋由两边厢房连接,中间形成天井。天井及周周都用石板铺垫,天井下设有暗沟通往院外,不管天上下多大的雨,天井内都不会积水。大门设在前厅的中央处,呈外八字形,有台阶三级。大门门框均是采用巨大的条石组成,甚为大气,大门的两边有的有石雕的动物、花草的图案,没有雕刻的就采用堆花工艺,加上彩绘,更显华贵气派。房子的四周用小青砖彻合子墙,合子墙中心填土夯实,高齐屋檐,既防火又防盗。到后来还出现了有防匪功能的墙。墙与普通的一样,就是在高处加设了内宽外窄的辽望孔,能观察外面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防御。故在匪患不穷的湘西地区,黄坳村没遇上过几次匪害,每幢房子都按照一定的规划建造,户与户都有两米多的巷道,并在修建的同时铺上了石板,因而黄坳的村庄在当时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的格局,整个院落的周围还修筑有一人多高的围墙,在通往外面的路口设有六个总大门,在当初看来,黄坳就象是一座小的城池,到如今我们还能从一些残垣断壁间,看出一些当年的风貌。清嘉庆年间,以聂日熙、聂日省为代表的先祖们筹资修建聂氏祠,当时修祠堂的所有费用都由聂氏子孙自发捐资,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整个聂氏家族团结一心,于嘉庆十九年建成了黄坳聂氏祠。黄坳聂氏祠在当初乃至现今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整个祠堂大们以牌楼形式用巨石和青砖共同砌成,大门门框用长条石架成,上方正中央阳记得有“聂”字的象形文,两侧周围有两条飞龙。在象形聂字的图案上方,是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奉先思孝”,告诫聂氏子孙尊奉先祖,恪守孝道。“奉先思孝”的正上方是用石阴刻而成“聂氏祠”,大字“聂氏祠”两侧的墙体分别镶嵌有人物造形以及“鲤鱼跃龙门”、“凤凰穿牡丹”的石周柱四块,另外在距大门位置稍远处和一稍高处分别有四块用明山石雕刻而成的“喜鹊登梅”、“松下月夜”和“八仙过海图”整个牌楼的做工相当粗细讲究,各种石雕的物、花鸟的雕记得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工匠的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牌楼威严壮观气势恢宏。走进大门就是祠堂的前厅,前厅两侧设有戏楼,黄坳聂氏不论哪家过喜事,请戏班唱戏,都有一个现成的场所,走过前厅来到殿四合天井边,天井的左侧是一个枝繁叶茂的桂树,右侧则为柏树,因黄坳聂氏子孙多为桂公、柏公后人。故栽此二树,寓意聂氏子孙松柏长青,生生不息。两侧是厢房,是来上看祭祖的子孙休憩之所,穿过天井,进入祠堂正殿,修建正殿的所有柱子全都是两个合抱的杉树,高约两丈,使整个殿堂显得气势磅礴,穿过正殿大厅,拾三级台阶而上,来到祠堂后殿,后殿的正中央供奉有黄坳聂氏后代先祖及孔子先师的牌位,祠堂的修建,祖上立下族规:每年的二月初三和八月初三为祭祖日,二月为春祭,八月为秋祭,无任何状况,聂氏子孙都要到祠堂来拜祭祖先。聂氏家族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团结。
三、黄坳古村传统文化特色: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黄坳聂氏子孙也有着崇文尚武的思想。从现今残存的部分文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先祖们的重教育人的思想,比如大门的石雕提词:“植桂培兰”、“光前庇后”、“行有余”、“理学名家”等等,还有在那个科举的年代里,如果聂氏子孙有哪位考了贡生或以上的科举,家族就会为其打造一副升旗石,升上一面旗帜。升旗石在黄坳土名夹板岩,岩石高约两米,呈长条形,成对竖立,下方各有一圆形的洞相对应,上方却是方形的洞,升旗对下面圆形的木头栓住旗杆,像一根轴,用绳子拉起旗杆,再往上面方形的洞里插入一木栓穿过旗杆事先凿好的方洞,从而固定旗杆,历史上这样的升旗石在黄坳有十多对之多,至今仅有宣统年间为贡生聂廷蔚立的一对升旗石,静静地伫立在黄坳的材头,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在黄坳,封建礼教也和其它地方一个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就吃饭而言,凡有客来到,不论妇女或儿童,均不得上桌与客人一同吃饭。妇女和小孩子只有等男主人陪客人吃好后才能吃饭。当然是剩下什么就吃点什么,男尊女卑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就是对女人的贞操观,哪位妇女如丈夫亡故,能恪守妇道,单身抚养子女长大成人,会倍受到人们的敬重。在她老时人们会为她修建贞洁牌坊。黄坳的贞洁牌坊就有两座,一座在黄坳与长坪相接的付家桥,另一座在长安哨,两座牌均毁于文革,当然对于不守妇道的人,聂氏家族也有自己的严厉惩治手段。虽然没有族规,但据说有两位聂族妇人为此而被枪杀。
     尊老爱幼是黄坳聂氏族人的传统美德。在村内,年长者受人敬重,年幼者见到年长的,无论年幼者辈份比年长者大多少辈,都要尊移一声哥,而年长者则要称年幼者“某某叔”或“某某爷”之类,女子亦然,长者把所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无私地传授给下一代,年轻人则虚心接受长者们的教诲。在那年代,黄坳的礼数和规矩成为当时的一种典范被人们所接受。对于长寿老人,聂氏族人更是倍加敬尊。清末有聂田氏祖婆一百零四寿,族人们报请皇帝御赐长寿牌匾,并在大庙畈为其修建了一座百岁长寿牌楼,以飨后人。
     从顺治年间聂氏先祖迁居黄坳到解放初期的几百年里,黄坳聂氏族人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黄坳打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财富让黄坳富甲一方,先祖的基业从麻阳到沅州、怀化、凤凰、辰溪、沅陵、常德以及贵州的铜仁比比皆是。那时节,提起黄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庚申、辛酉年麻阳遭受特大旱灾,许多灾民流离失所,纷纷逃至黄坳。聂氏族人聂汝歉、聂丙子二人放粮济灾,他们二人连续三月施粥赈灾,使许多灾民得以度过饥荒。他们的善举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聂丙子因此而当时的麻阳县政府赐匾“天下第一户”。
     现如今,除了红石板铺垫的巷道和青砖砌筑的围墙,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印子屋”仅剩聂圣洪和聂怡昆两家了。其他村民由于保护古建筑意识淡薄,都纷纷拆除和改修,不胜遗憾。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文化艺术方面,黄坳有自己的一些民间文艺形式,花灯和龙灯。其中以龙灯尤为突出。每年过年黄坳必扎龙灯和跳花灯,那时的黄坳龙灯有个特点就是长,黄坳龙灯为长龙,少则三十多节,多则四五十节。龙灯由一些年龄较大者扎好,然后每家每户出一名青壮年劳力参与舞龙灯。正月初五出灯,十五烧灯。所舞不过十天左右,但龙灯所到之处,人们纷纷鞭炮迎接,并对舞灯者好酒好菜款待。在那时,由于文化艺术的匮乏,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仅限于譬如舞龙灯和花灯之类。所以各个地方对于舞龙灯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为了赢得市场,各龙灯队相互之间常出现一些打斗或者破坏龙灯的现象。为此黄坳聂氏族人成立了护龙队,黄坳聂族为护龙队配备了刀枪。因为有了护龙队,黄坳的龙灯便是畅行无阻,以至于在当时每年必看黄坳龙灯表演的现象,黄坳龙灯从此远近闻名,并流传至今。
      时光荏冉,几个世纪的凤云变幻使黄坳历经小伙子桑,黄坳在历史上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灾难。一是在清中期的反苗运动中,黄坳聂族所有的房产被付之一炬,但竖坚韧的聂氏先祖靠勤劳的双手废墟中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另一次是在清末民初的南北军阀混战时期,四川军阀到黄坳一把火把黄坳烧了个大半,然时隔不久就被人们修复好了。其实对黄坳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是解放后的“破四旧,立四新”和文革,黄坳在这段时期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大部分的明清古建筑被毁,一些精美的文物外流和毁坏,聂氏祠也未幸免于难,被当时的政权机构改建为人民会堂,致使聂氏祠至今无法修复。
      而如今由于人们对古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而政府的文物保护单位未能对黄坳古树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使得黄坳的古建筑和一些有价值的文物逐渐被毁。一些村民无宅基地建房而不得不拆掉原有的老房子,这样以来使黄坳的古建筑再次遭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失;其二是一些地下的文物贩子勾结部分利欲熏心的人对黄坳的一些有价值的文物进行购买和偷窃,一批非常有文物价质和艺术价值的东西从此从黄坳消失。二00八年大庙畈长寿牌楼残存的一块记载有聂氏祖婆一百零四岁寿辰铭文的碑刻被盗。二0一一年五月,聂氏祠牌楼上那块雕有“喜鹊登梅”明山石雕被盗。另外被盗的一些小文物不计其数,这些都将对聂氏家族今后对古村重建和修复聂氏祠堂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沙发2018-2-8 18:57

全部评论 查看全部 倒序浏览

【欢乐祥和中国年】暖冬行动!麻阳长河印社走进黄坳古村寨为村民免费送春联!

2018-2-8 20:31查看3749回复5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欢乐祥和中国年】暖冬行动!麻阳长河印社走进黄坳古村寨为村民免费送春联!

2018-2-8 21:12查看3749回复5

【欢乐祥和中国年】暖冬行动!麻阳长河印社走进黄坳古村寨为村民免费送春联!

2018-2-8 21:12查看3749回复5

【欢乐祥和中国年】暖冬行动!麻阳长河印社走进黄坳古村寨为村民免费送春联!

2018-2-9 10:16查看3749回复5

【欢乐祥和中国年】暖冬行动!麻阳长河印社走进黄坳古村寨为村民免费送春联!

2018-2-9 11:15查看3749回复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122670 second(s), 55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