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7716|回复: 8

[杂文时评] 余光中走了,乡愁还在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7-12-1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台媒东森新闻报道,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高医中午表示,病人家属要求保密,不公开病情,但消息为真;而中山大学表示,今天(14日)早上10点04分过世,家属不愿被打扰。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後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过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凤凰网资讯12月14日) 1b55b3e4-f921-4bc7-b069-f66ea243d794_size223_w1024_h723.jpg
  两岸都家喻户晓的诗人余光中,祖籍福建、生于南京,他个人的所谓乡愁,却真实的置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悲情之下,于1949年这个敏感的历史分隔点离开大陆这个家乡,从此才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之政治背景。余光中走了,那位写下《乡愁》的桂冠诗人走了。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曾被文坛大师梁实秋称赞“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在现代诗、现代散文、翻译、评论等文学领域都有涉猎的他,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政大台文所教授陈芳明曾赞誉余光中在的地方就是文学中心,熟知的诗作有选录课本中的〈车过枋寮〉、〈翠玉白菜〉、〈乡愁〉等,还有杨弦、李泰祥等众多音乐家谱成歌曲,成为流行歌的经典;散文作品则有〈我的四个假想敌〉、〈听听那冷雨〉,翻译则以《梵谷传》最经典、最为人所知。
  然而不论你说多少文学成就,两岸绝大多数人共同熟悉的或许也只有一个“乡愁”,他的幸运也在于自己用一首直白的小诗,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映衬了几乎一代人因为战乱所隔绝的乡愁,这乡愁,包含对故乡的思恋、对骨肉亲情的刻骨铭心、对家国情怀的记忆------。那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感怀的时代,两岸中国人都因这首小诗而泪目。诗人余光中也因此为两岸中国人深深记住。因为他的乡愁,已经跨越了个人的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最后一句已经升华为家国民族情怀。
  余光中先生作为文人,无疑已经成绩斐然,但他的乡愁, 不但没有消弥,却有了更多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变迁,海峡两岸中国人已然没有了乡愁,因为整个台湾迷漫的是去中国化,更多的是去中国文化化,即使是台湾外省二代,也不屑于所谓的对岸“乡愁”,否则一定是另类。包括诗人余光中先生,早就能够自由的往返两岸三地,随心所欲的回到自己的故乡,对他而言,人生后几十年,“乡愁”早已经成了历史名词。有意思的是,尽管他在台湾怒斥教科书之去中国化为汉奸,但与此同时,他对两岸前景的公开描述也只是“相信会有缓统的一天”。“缓统”,说白了,也就是与马英九的“不统不独”如出一辙。所谓的“乡愁”,已然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符号。
  余光中先生走了,“乡愁”却成了无数大陆人背井离乡打工谋生的附属品,现在再读这首诗,至少那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早已经成了历史,台湾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大陆故乡,竟然仍然可以在台湾娱乐节目中被描述成“吃不起茶叶蛋”的落后代名词,让人不禁想起了两蒋时代,对岸说我们吃树皮,我们说台湾吃香蕉皮的年代,乡愁的背后,仍然是根深蒂固的政治分歧。
  显而易见,乡愁永远都在,但绝不是那一汪“浅浅的海峡”,常年出入海峡两岸的余光中先生,照讲早已经消弥了两岸对立年代的浅浅海峡距离,但一个事实却是,乡愁成了我们大陆人为生存奔波的常态,台湾的中国人却渐行渐远,乡愁似乎已经成了台湾人的包袱,他们更怀念的是日据时代的苟且偷生。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政治造时势,就连曾经写出“乡愁”的余光中先生,也念兹在兹的口口声声寄希望于“缓统”。显然,曾经的“乡愁”,徒剩对岸中国人的一厢情愿。
  倦念故乡情怀的中国人永远会有自己的“乡愁”,每年的春运高潮,足以彰显什么是“乡愁”,邮票也好、船票也罢,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仍然能够打动那些坐高铁或飞机回乡省亲的国人内心,对中国人而言,乡愁永远都在。
  今天我们怀念余光中先生,更多的是一种故乡情怀,余光中先生走了,乡愁永远都在。

已有 1 人评分红网币 魅力 收起 理由
贪官落马 + 30 + 5 感谢爆料,让更多人知道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总评分: 红网币 + 30  魅力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2-15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发表于 2017-12-16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2-16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2-1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2-1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17-12-1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标题:余光中走了 乡愁永远都在

  乔杉

  余光中走了,那位写下《乡愁》的桂冠诗人走了。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曾被文坛大师梁实秋称赞“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在现代诗、现代散文、翻译、评论等文学领域都有涉猎。(相关报道见A20版)

  虽然余光中身上有着很多光环,但他最为人熟知的还是诗人身份,最为人熟悉的作品还是《乡愁》。对于这首诗,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因此被称为“乡愁诗人”,也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首现象级作品的出现,往往是因其以艺术性的手法巧妙地触及到了人们的心灵,或者打开了一段记忆,或者开启了一段叙事。《乡愁》的流行,也有着这样的逻辑。余光中生活的年代,正处于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颠沛流离是人生常态。余光中也是这样,他一生都在跋涉,走过很多地方,但不管走多远,不管走过多少地方,故乡只有一个,乡愁永远都在。

  乡愁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乡愁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乡愁才在人们心中始终挥之不去。作为诗歌,《乡愁》固然有其巧妙的表达,但最关键的,还是通过巧妙的表达架起了一座桥,抵达了人们的内心深处。也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着普遍的乡愁,所以《乡愁》这首诗才会打动这么多人。曾经的生活经历发育和充实了余光中的乡愁,但如果有可能,这样的经历谁也不想拥有。

  优秀的作品,有着穿越一切的力量。今天,乡愁依然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深沉情愫,这种乡愁,还常常以家国情怀的形式表现出来。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理解这两天出现的一幅现象级漫画——“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国家公祭日期间,这句话被许多网友转发提及,其来自于一张漫画图,图中两名分别来自1937年和2017年的女孩隔空相对,一人身边战火纷飞,一人身处和平现代。

  从艺术手法上讲,这幅现象级漫画固然不错,更重要的还是这幅图表达的情绪。“那年乱世如麻”,正是余光中经历的那个时代。人们竞相转发这幅漫画,也是认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更是希望通过这幅画纪念那个时代——力透其中的家国情怀,其实也是一种乡愁,只是这里的乡愁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已经上升到家国情怀的层面。正是人们有着普遍的家国情怀,所以这幅“催泪漫画”才能成为流行作品。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想想余光中那代人的经历,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去;因为有着那样的时代背景,余光中那一代人的乡愁是那么沉重。那样的时代已经很远了,但人们在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忘记。现在温故这段历史,并不是为了牢记仇恨,而是为了不让这段历史再次上演。“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不忘伤痛、铭记历史,才能迎来更加光辉的未来。

  在时间的叙事中,一个人的力量其实是十分渺小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只要找准了一个方向,认真做一件事,做对做好一件事也就行了。在文学创作上,余光中并不是只有诗歌,更不是只有《乡愁》,但因为《乡愁》真正打动了人心,余光中也成为人们心中的“乡愁诗人”。当然,文学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但我们还是希望看到文学在一些深沉内容上有着丰富表达,譬如乡愁以及作为其升级版的家国情怀,都应该成为文学创作的沃土。

  余光中走了,乡愁永远都在。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2-2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2-2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302797 second(s), 79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