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oceanblue

[民情观察] 未来十年, 株洲的顶层设计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7-6-2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之间对于未来的争夺, 就是对于产业的争夺, 对于人才的争夺!


转发长沙最近出台的人才新政22条如下, 望株洲有危机感, 生活在省会眼皮底下, 不想尽办法招揽人才, 株洲将来就是山河日下的结局!



一、深入实施“芙蓉英才星城圆梦”推进计划

1.实施高精尖人才领跑工程。未来五年,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培养10名国际顶尖人才、50名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200名省市级产业领军人才。对上述新引进培育的三类领军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奖励补贴,同时分别按200、150、100平方米标准以区域同期市场均价给予全额购房补贴。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通过股权投资与资金资助结合,对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可给予1000万元项目资助;对我市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能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最高可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

2.实施紧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未来五年,围绕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重点在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社会民生等领域,引进培育2000名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定期发布长沙市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目录,对入选市级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的,根据人才类别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5万元奖励补贴。加大军民融合科研人才引进力度,对自主择业在长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军事科研人才,综合其职称与科研能力,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5万元奖励补贴,对创业团队项目给予100万元启动资金。

3.实施青年人才筑梦工程。未来五年,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在长就业创业。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凭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即可办理落户手续。对新落户并在长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我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建设200家左右就业见习基地,全面满足高校毕业生见习需求并给予见习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市每年统筹5000个左右基层公益性岗位吸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者,给予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开办费补贴和经营场所租金补贴。每年遴选100个优秀青年创业项目,按不超过其实际有效投入的50%,给予最高50万元无偿资助。对在长高校院所引进和新培养的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四青”人才,给予20万元奖励补贴。

4.实施“长沙工匠”铸造工程。未来五年,重点围绕先进制造领域,培育引进15万名技能人才、3万名高技能人才。建立职业技能晋级奖励制度,对企业引进和新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职工,分别给予2000元、5000元奖励,对新引进培育的高级技师在长首次购房的,给予3万元购房补贴。组织和引导各类技能人才参加国内外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及输送单位给予配套奖励。对新引进或获得“中华技能大奖” “全国技术能手”及相当层次奖项的高技能人才,给予100万元奖励,并给予用人单位50万元奖励。每年组织开展“十行状元、百优工匠”评选竞赛活动,对获奖者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奖励,并优先推荐劳模评选。办好5所示范性高级技工学校,依托技工学校、高职院校创办新型技师学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市属职业院校、技工学校每年累计输送100人以上中级及以上技工,且与企业签订3年劳动合同的,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院校奖励。支持建设30家以上国家、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以上国家、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给予相关配套支持。

5.实施国际化人才汇智工程。未来五年,支持各类用人主体多渠道引进2000名海外专家、20000名留学归国人员。每年评选10个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给予30万元的经费资助,对于符合条件的其他海外专家引智项目,根据项目情况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15万元的经费支持。支持归国留学生来长创新创业,对归国留学博士给予10万生活补贴,对硕士、本科毕业生给予国内高校毕业生同等待遇。支持外籍人才在长创新创业,外籍人才申报市级创新创业项目、科学技术奖项,可享受国内人才同等政策待遇。选聘海内外知名人士进入长沙高端智库,发挥高端智库在决策咨询、聚才引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切实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

6.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发展。充分把握“两型社会”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湘江新区等国家战略示范区(新区)的政策优势和载体优势,加快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高铁会展新城、临空经济示范核心区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重点功能片区建设,推动各产业园区大力聚集创业要素、完善创业服务、加强创业扶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支持产业园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组织和高校建设200家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商贸集聚区等创业孵化平台,按有关政策分别给予20-20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对运营情况良好、孵化成效突出的,按有关政策每年给予20-50万元奖励。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服务机制,广泛吸纳知名企业家、知名创投人、专家教授、资深创客等开展创业辅导,对优秀创业导师,给予每人2-5万元奖励。

7.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未来五年,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300家以上国家、省、市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对获批的国家、省、市级平台分别给予每家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经费支持。以“一事一议”方式重点支持在长高校院所建设1家以上国家实验室。大力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支持组建军民融合研究院。支持企业建设30家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30家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0家以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分别给予每家100万元、100万元、60万元经费支持。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科技社团在长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对获批国家级示范机构的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后给予5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对运行良好、绩效突出的,按有关政策每年给予一定工作经费支持。采取发放科技创新券的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向各类创新平台购买检验检测、技术开发等科技创新服务。

8.强化人才创业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人才创办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及采用股权、知识产权、商标权等质押贷款,给予风险分担支持。放宽人才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个人、合伙经营、小企业贷款最高额度分别提高至20万元、50万元、300万元,并给予两年财政全额贴息。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设立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鼓励区县(市)及园区新设、参股或控股融资担保机构;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融资增信,对为人才创办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按有关政策给予补贴。

9.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构建规模不低于8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基金、创投引导基金等各类扶持基金。支持企业股改、挂牌、上市融资,对上市、新三板挂牌、湖南股交所挂牌的,分阶段给予不低于400万元、120万元、30万元补助,并给予一定奖励。大力吸纳国内外私募股权(含创业)投资机构来长投资,对符合条件的私募股权(含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自其获利年度起的5年内,前3年、后2年分别按不超过其净收入的2%、1%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基金产品,在基金存续期内,每年度按不超过企业当年利润总额的5%给予奖励;如为有限合伙制企业,其自然合伙人每年度按不超过个人所得的4%给予奖励。

10.实行人才动态支持政策。设立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对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或核心成果转化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支持,其企业或成果在三年内实现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综合质量效益情况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奖励。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意产品及时纳入长沙市创新产品目录。对非政府采购中企事业单位首次采购使用创新创意产品,给予采购单位实际采购价10%、最高50万元补贴,大型装备可最高补贴200万元。

11.拓展人才交流互动平台。支持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和行业组织在长举办学术会议、专业论坛和科技会展等活动,对符合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的,给予实际支出50%、最高100万元资助。支持各类人才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技术交流和研修深造,对所需费用给予一定补贴。设立长沙人才研修院,举办人才高端论坛,推动创新创业人才与专业服务机构、企业进行资智、企智对接。支持引导各类产业人才协会发展,发挥其在人才评价、人才交流、权益维护、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对运行规范、成效明显、贡献较大的人才协会给予奖励补助。鼓励依托我市支柱产业,建立全国性高端产业人才联盟,对其重大活动给予经费补贴。

三、扎实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

12.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健全完善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允许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编制使用计划和核准的岗位限额内自行组织实施公开招聘,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内调整专技岗位,设立特设岗位用于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对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可采取直接考核、考察的方式招聘。支持市属高校申报人员总量管理改革试点,依法自主管理岗位设置和自主设置教学教辅机构,允许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兼职。探索建立企业培育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市属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市属国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和职工工资总额。

13.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突出市场评价,进一步提升企业行业在人才评价中的话语权,建立以能力、业绩、薪酬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对全市高层次人才按照国际顶尖人才(A)、国家级领军人才(B)、省市级领军人才(C)、高级人才(D)等类别进行评价认定,享受相应政策待遇。出台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建立考核评估、激励和退出机制,对创新创业成效突出的,持续予以奖励;对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取消相关待遇。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放宽职称评审前置条件,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要求,在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开展职称自主评审试点。

14.建立人才引进培育奖励制度。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组织等引进和举荐人才。对成功引进培育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市级领军人才和市级紧缺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按每新引进培育一人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技术研发、课题攻关、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按其所付薪酬的30%,给予用人单位单人最高20万元奖励,同一单位每年最高奖励50万元。对为我市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市级领军人才和市级紧缺急需人才的中介组织,按人才类别每引进一人分别给予50万、20万、10万、5万元奖励,同一单位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

15.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方法。通过省市联动,每年举办 “芙蓉英才”交流大会暨长沙人才交流周活动,定期面向海内外举办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创新创业大赛等引才引智活动,组织园区、用人单位到境内外人才集中城市开展专项引才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团体的驻外机构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加快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出台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具体办法,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人才中介组织和猎头机构,提高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16.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市属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离岗创业,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并同等享有职称、社保等权利。鼓励人才携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在我市实施转化和产业化,对转化项目经评审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市属高校院所和国企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以不低于70 %的比例归属成果完成人或团队。鼓励在长高校院所、企业面向市内单位开展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按单个技术合同成交额给予2%、最高30万元奖励,主要用于奖励相关科研人员。鼓励在长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市内企业兼职从事研发工作,按规定获取相应报酬。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鼓励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一线、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探索推行市属国企科技人才的股权和分红激励制度。

四、全面升级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17.打造人才安居家园。优化国家“千人计划”外籍专家申请永久居留受理服务。为尚未取得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办理居留期不超过5年的居留证件或入境有效期不超过5年、停留期不超过180日的多次签证。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优先保障人才公寓建设用地,鼓励区县(市)、园区建设精英社区(国际社区)、青年人才公寓。入选A、B、C、D类的高层次人才,享受长沙户籍人口购房政策;在长工作、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购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对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高层次人才不受缴存时间限制。

18.优化人才子女入学和配偶随迁服务。经市级认定的A、B、C类高层次人才,其子女可在市属中小学校、幼儿园选择就读入园,入选市级紧缺急需、贡献突出的D类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人才意愿和实际情况,相对就近统筹安排。优化园区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名校进园区,并新建1-2所高水平国际学校,满足各类人才子女教育需求。做好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工作,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按对口部门予以安排,其他类型的由有关部门(单位)优先推荐就业。

19.提升人才医疗保障水平。在市属三甲医院开通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配备健康顾问和就医服务联络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先诊疗、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每年为A、B、C类人才免费提供1次医疗保健检查和1次专家疗养;每两年为D类人才免费提供1次医疗保健检查。

20.构建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市领导直接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建立A类人才直通书记、市长渠道。整合相关部门职能,建设集人才项目数据库、人才管理、项目申评、人才信息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和手机客户端APP。在各级政务中心设置人才服务窗口,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服务,构建人才办事“只跑一趟路、只进一张门”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实施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向高层次人才发放“长沙人才绿卡”,人才凭卡可优先办理出入境、落户、社保、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业务。

21.完善高层次人才荣誉体系。设立创新创业杰出人才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杰出人才奖”“功勋企业家奖”“青年英才奖” “创新贡献奖”“星城友谊奖”等奖项,颁发荣誉勋章并给予奖励。鼓励支持各行各业人才参加国际国内权威荣誉奖项评选,并给予配套奖励。探索建立永久性人才激励阵地,以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命名道路、公园等公共设施。依托现有场馆建设“星城英才”展示馆。

22.健全人才优先发展工作保障机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和“定期议才”制度。进一步明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任务和工作规则,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提升市委人才办统筹协调功能,配齐配强各级人才工作力量。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优先足额安排人才专项资金。建立以人才投入强度、人才数量素质、人才成果贡献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人才工作考核。建立人才工作督查机制,对政策落实不力,服务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的,及时问责处理。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聚焦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讲好长沙人才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之间对于未来的争夺, 就是对于产业的争夺, 对于人才的争夺!

长沙最近出台人才新政22条, 因本论坛不允许转载, 请各位自行百度之, 学习之。


望株洲有危机感, 生活在省会眼皮底下, 不想尽办法招揽人才, 株洲将来就是山河日下的结局!





发表于 2017-7-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7-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株洲要学习深圳,本土没有足够的大学,那就引入外部的名校在深圳创办新的大学,未来chengshid
发表于 2017-7-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湘江畔的风 发表于 2017-7-6 22:00
株洲要学习深圳,本土没有足够的大学,那就引入外部的名校在深圳创办新的大学,未来chengshid

引入名校办分校, 是现在各地互相攀比的新时髦! 株洲不是不可以做, 但是十有八九会投资大,收益小,因为本国是个势利的国度, 那些名校面对蜂拥而来的求办学的地市, 也是要分个三六九等, 看谁更配得上名校的名气。 很遗憾, 株洲还太小了点, 名气也太小了点, 所以这事可做, 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oceanblue 一直认为, 因地制宜是个法宝。 有的城市靠名校发家, 像株洲这样没有名校的, 将中车株洲所当名校用即可, 何况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论创新的前沿性, 株洲所是甩很多名校好几条大街的!

谈到靠名校发家, 要提提合肥。 京沪很多名校,深圳没有名校, 但都不是靠名校发家的。 合肥只有中国科大一所名校, 真正是充分利用了这所名校, 是本国差不多唯一的将要靠名校发家的城市。

合肥最近几年逆袭上位,势头很猛, 有人总认为这是人家上头有人。 这么想, 就将上头想得跟网友一样简单了。 国之所以为大国, 一定有大国重器, 独门绝技,使之不受制于人, 合肥为什么能和北京一样, 能成为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呢?  而不是武汉, 不是广州抑或别的地方?  因为中科大搞出来了量子通信技术, 在全球都独一无二, 没有对手!  这个产业要做起来会不得了, 请读者自行百度。 关键是, 量子通信产业, 跟我前面评论株洲所株洲厂的产品一样, 技术壁垒高, 竞争对手一看那高高的技术壁垒, 立马绝了做竞争对手的希望!  我直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量子力学。 不懂就对了, 说明我是正常人。oceanblue 这么多年在株洲版一直碎碎念的产业和城市竞争取胜的第一原则就是: 人无我有, 人有我强! 量子通信产业, 就是合肥的“人无我有”, 然后中科大搞的语音识别 (炒股的都知道科大讯飞,麻省理工主办的《MIT科技评论》刚发布2017年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科大讯飞排第六。 与之对比, 腾讯第8, 阿里巴巴第41, 百度第50) 就是合肥的“人有我强”, 还有中科大搞的超导核聚变, 也在合肥创新产业的后备军中。 这些产业, 合肥是无疑问的国内第一, 甚至世界第一, 全都是仰仗中科大!  安徽省和合肥市为做大量子产业, 不惜血本投资40亿元。

借鉴合肥, 我们对中车株洲所重视力度多大, 扶持力度如何?


发表于 2017-7-26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校还是需要的,产业有盛有衰,唯有高等教育对地方的各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始终能持续,株洲所是个优秀的企业,但株洲所的技术壁垒并不真正算能让竞争对手绝了希望的地步,且也存在着国企的通病,高校的作用,是追求科研前沿,并且培育巨量的年轻人才,这方面是企业无法替代的。作为株洲要做的,是为高校的产学研铺平道路,国外的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比我国高校高很多,这应该是我国高校努力的方向
发表于 2017-7-2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可不只是有中科大,还有合肥工大等一大批高校,光伏逆变器的龙头阳光电源就是由合肥工大的校友背景的曹仁贤创办,安徽大学也是211学校,且合肥也引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以株洲的产业,完全也可引进西南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甚至国外名校,为株洲发展助力,看看我们的邻居湘潭都可以有三所本科存在,我们要做得更好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湘江畔的风 发表于 2017-7-26 20:47
合肥可不只是有中科大,还有合肥工大等一大批高校,光伏逆变器的龙头阳光电源就是由合肥工大的校友背景的曹 ...

以株洲的优势产业为载体来引进名校, 的确值得一试。 但是, 那些名校的名教授愿意到株洲来吗?  就算学校建了,教授也来了, 学生为什么要来株洲分校而不去名校的校本部?  国外一些有名的商学院在中国设立分校, 从来没听说中国的分校有多牛的, 这是我觉得这件事可试但不要抱太大希望的理由。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从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传来好消息,在2016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中,株洲高新区在146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47个单位)中,综合排名升至全国第23位,较前一年提升五位,创历史最高水平。恭喜株洲!感谢从普通市民到市长书记每一位株洲人奉献的劳动和努力! 祝福株洲的高科技产业越来越红火

在此时刻, 有必要重温本人十年如一日对株洲一直强调的发展八字真言 -- 工业立市, 科技强市!
有必要再次强调一遍本帖最开始本人给株洲树立的目标 -- 不是一线城市, 但要做一流城市!


附: 长株潭三市的高新区最近几年在科技部给全国高新区排名中的位次:

paiming.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是2015年的部分排名。 2016年的排名中, 杭州升为第三名, 合肥升为第六名。 排在株洲前面的非省会城市至少有深圳,洛阳, 苏州和宁波。
paiming1.JPG




发表于 2017-8-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ceanblue 于 2017-8-20 13:02 编辑

在一线城市限购, 省会城市跟着限购之后, 楼市的涨价风终于吹到了株洲这样的三四线城市, 这标志着楼市已经进入到如牛市末尾的股市, 连投资价值不大的都普涨了!  接下来会怎样, 请参考股市。

在市场面前,株洲是不可能阻止房价上涨的, 株洲要做的是适当调控, 让楼价涨幅不要太快, 以阻止限购发生, 抓住时机卖更多的地, 卖更多的房子, 达到政府开发商和民众三赢 -- 让在一线城市和省会不能买房的能到株洲来买房, 借此吸纳人才和人口,同时株洲通过卖地的钱支撑目前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利好因素: 长沙限购, 邻市湘潭的房价涨得比株洲快, 比如他们河东最贵的楼盘东方名苑毛胚房6500到7500元一平, 我看了一下, 该楼盘的品质和绿化远逊株洲的湘水湾, 而湘水湾今年7月开盘的精修房也才7500元一平。

利空因素:  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被迫限购以后, 意识到这对他们钱袋子的损失和对人才/人口的挤出效应, 接连出台政策救市和挽留人才, 比如北京规定租房的也能像买房的那样享受学区了, 长沙一箭双雕, 出台人才新政, 给人才买房补贴, 既巧立名目曲线救房市, 又吸引人才。(长沙为何如此猴急救市? 据某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数据, 2016年长沙房产成交量49%来自于本省其他地市, 15%来自于外省市, 而2017年6月这两个数据大幅下滑到25%和6%!)

归根到底, 下一轮城市竞争, 就是两个争夺, 一是争夺高端产业, 二是争夺人才/人口。

株洲, 很幸运地拥有田心那块的高端工业, 很不幸地那里的高端工业是被其他城市(尤其是旁边的省会)惦记的肥肉, 在这种情形下, 打赢人才和人口争夺战对于株洲尤其重要。 高端工业, 提升了株洲在国家层面的话语权, 但很遗憾湖南不识货, 居然能让渝厦铁路抛弃自己最重要的工业中心株洲和湘潭。 株洲要提升在湖南的话语权必须要大力增加人口, 如果有两百万市区人口,至少能让那些渝厦北线的决策者不敢蠢得这么无所顾忌。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谈渝厦北线和长株潭城铁。

根据我对长株之间的城际交通的亲自考察, 从株洲火车站到长沙火车站, 费时39分钟, 票价11元, 这就是长株潭城际铁路门可罗雀的原因 -- 票价是普铁的两倍还多, 时间还比普铁长, 是个正常人都会选择普铁解决城际间的交通!

另外, 从长沙火车站到汽车南站, 坐7路公交费时1小时(中间无堵车),票价2块, 从汽车南站坐101路到昭山城铁站, 费时一小时,票价5块, 再从昭山城铁站坐102路回株洲, 费时50分钟, 票价4块。 公交出行, 无堵车, 总票价基本与普铁的一样, 费时是普铁的至少三倍, 公交在长沙市区行驶, 总的感受就两个字: 烦躁!  那些希望公交化运行的磁悬浮解决长株潭之间的城际交通的愚蠢决策者将来又会被打耳光, 石长线接入长株潭城铁也挽救不了这个愚蠢工程运椅子的尴尬!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株潭之间缺的不是城际铁路 , 而是缺市中心到市中心的直达铁路运输, 渝厦南线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解决方案, 能解决长沙西直达湘潭和株洲, 以及湘潭北直达株洲的城际客流的交通(目前这三条线路的巨大人流靠长途大巴), 再加上长沙河东到株洲河东的城际客流可通过京广普铁解决, 到株洲河西的城际客流可通过京广高铁解决,到湘潭北的城际客流可通过沪昆高铁解决, 到湘潭主城区的城际客流可通过京广沪昆普铁解决, 可以说, 渝厦南线一建, 长株潭之间的城际客流完全不需要修任何城际铁路!


此外,渝厦南线将成就湘潭北, 株洲西和醴陵东三个十字枢纽, 加上长沙南和长沙西两个枢纽, 长株潭地区将成为一个拥有五个枢纽站的超级高铁枢纽群, 在本国的交通地位是绝对的第一而且是唯一, 没有竞争者,符合本人关于一切竞争的最高原则“人无我有”。 这样千载难逢的做强湖南交通的机会, 居然被决策者无视, 相反选择了湖南利益最小化江西利益最大化的渝厦北线, 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竞争要取胜, 必须遵循两条原则, 第一是人无我有 第二是人有我强

渝厦南线能将长株潭的交通地位提升到在本国人无我有的境界, 是其他省份不可复制的战略大手笔, 是地缘政治最漂亮的战略布局!借助南线, 京广沪昆和渝厦三条干线高铁在长株潭两两交汇,枢纽站之间的负载可自由调度, 去任何方向都是顺行,三市之间的城际交通完美解决,南线将是一个可写入史书的交通规划范例!


发表于 2017-8-2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oceanblue 发表于 2017-8-20 00:45
一切竞争要取胜, 必须遵循两条原则, 第一是“人无我有”, 第二是“人有我强”。

渝厦南线能将长株潭 ...


做了一点修改
发表于 2017-8-2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 渝厦北线对于湖南是地缘政治角力的一大败笔!  渝厦北线只为了一个所谓的空铁联运,但这空铁联运的规模和效益远远比不上沪广深等城市的空铁联运!  这叫人强我弱 是典型的做别人的跟屁虫, 以己之短攻人所长,自不量力, 在区域竞争中必败无疑(对比一下渝厦南线制造出长株潭超级高铁枢纽群的“人无我有”之战略,高下立判!!!) !而且为了这空铁联运, 渝厦北线的正线居然在湖南不与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正线交汇,反而送给长株潭门口的江西萍乡一个正线交汇十字路口(这也是渝厦沿线唯一的两条高铁正线交汇的枢纽!),成全江西紧贴湖南一侧靠渝厦和未来的长九形成南北向铁路,同时永远绝了湘东建一条南北向铁路的希望, 可以说, 湖南自株洲成为铁路枢纽以来领先江西的铁路优势被渝厦北线消灭殆尽! 湖南百年交通史上最愚蠢的决策, 渝厦北线若称第二, 那没有第一!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湖南在史上第一次超越江西是因为京广铁路经过湖南使得南北交通要道从江西改道湖南, 我们就知道渝厦北线对湖南利益的损害有多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128371 second(s), 126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