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269|回复: 3

陆机无机,造化弄人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7-3-2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陆机兄弟来到洛阳,受太常张华赏识,此后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曾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

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概述内图片来源)






基本信息
  • 姓名
    陆机

  • 别名
    士衡

  • 国籍
    西晋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

  • 出生日期
    公元261年

  • 逝世日期
    公元303年


  • 职业
    官吏、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
    西晋太康年最著声誉的文学家与潘安在文坛并称“潘江陆海”

  • 代表作品
    《辨亡论》《平复帖》

  • 郡望
    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

  • 相关文学团体
    金谷二十四友

  • 文学评价
    其文若排沙见金往往见宝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成就
3历代评价
4轶事典故
5亲属成员
6墓葬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折叠荆衡杞梓

陆机
陆机出身名门士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其父陆抗亦为孙吴大司马,陆机为陆抗第四子。他身长七尺,声如洪钟。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

凤凰三年(公元274年),陆抗逝世,陆机与其兄陆晏陆景陆玄及弟陆云分领陆抗部曲,担任牙门将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陆机二十岁时孙吴灭亡,他于是退居家乡,闭门勤学,累积十余年。由于陆机父祖宗亲在孙吴都位居将相,功勋卓著,他深深感慨吴末帝孙皓抛弃祖业,投降西晋。便评论孙权得天下、孙皓亡天下的原因,又追述自己祖父、父亲的功业,便创作了《辨亡论》(分上、下两篇)。


折叠二陆入洛

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陆机与弟弟陆云一同来到京师洛阳,初入洛阳时,二人志气高昂,自认为是江南名族,不重视中原人士,只拜访当时的名士、太常张华。张华一向重视陆机的名声,陆机与张华相见便感到一面如故,他钦佩张华的德望风范,以师长的礼仪对待他(后张华遇害,陆机为他作了诔文,又创作《咏德赋》来悼念他)。张华说:"伐吴国之战,获得了两个俊士。"并把他们推荐给诸公,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


折叠志匡世难

后来,太傅杨骏征召陆机任祭酒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诛杀杨骏,陆机此后经屡次升迁担任太子洗马著作郎。他喜欢交游权贵门第,与贾谧亲善,为"金谷二十四友"(一作鲁公二十四友)之一,因而遭到讥讽。

吴王司马晏出京镇守淮南时,任命陆机为吴国郎中令,转任尚书中兵郎,又转为殿中郎。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诛杀贾后并辅政后,陆机被请为相国参军。因参与诛讨贾谧有功,赐爵关中侯,不久,司马伦将要篡位,任命他为中书郎。

永宁元年(公元301年),三王(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举义,诛杀篡位的司马伦,齐王司马冏认为陆机任中书之职,怀疑加司马伦九锡以及惠帝禅诏之文陆机有参与,于是收捕陆机等九人交付廷尉治罪。仰赖成都王司马颖、吴王司马晏一齐救援疏理,陆机才得以减免死刑,被流放边地,遇到大赦才没去。当时中原多难,南人顾荣戴渊等都劝陆机回到江南,陆机仗着才能声望,志在匡正世难,所以不从。司马冏主政后,恃功自夸,受爵位不礼让,陆机厌恶他,便作了《豪士赋》来讽刺司马冏。司马冏仍未觉悟,而最终失败被杀。

当时,成都王司马颖推让功劳而不自居,慰劳下士。陆机既感谢他救过自己的恩德,又见朝廷屡有变异祸难,认为司马颖必定能使晋室兴隆,于是委身于他。司马颖让陆机参知大将军军事,任平原内史,后世遂称其为"陆平原"。


折叠河桥鼓哀

陆机画像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让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领北中郎将王粹、冠军将军牵秀等各军共二十多万人。陆机因为家中三代为将,是道家所忌讳的,外加客居他乡做官,位居群士之上,王粹、牵秀等都有怨恨之心,所以陆机坚决请求辞去都督之职。司马颖不同意。陆机同乡人孙惠也劝陆机把都督之职让给王粹,陆机说:"你是说我要踌躇躲避贼子,正好会招致灾祸。"于是就任。司马颖对陆机说:"如果事情成功,封你为郡公,任台司之职,将军你要努力啊!"陆机说:"从前齐桓公因信任管夷吾而建立九合诸侯之功,燕惠王因怀疑乐毅而失去将要成功之业,今天的事,在您不在我啊!"司马颖的左长史卢志内心嫉恨陆机得宠,对司马颖进言道:"陆机自比于管子、乐毅,把您比作昏君,自古以来命将派兵,没有臣子欺凌国君而可以成事的。"司马颖沉默不语。

陆机开始治军时,军旗折断,他内心很是厌恶。军队列阵出发,从朝歌至河桥,鼓声传数百里,自从汉魏以来,还不曾有过这样盛大的出兵场面,长沙王司马乂挟持惠帝与陆机在鹿苑交战,陆机军大败,赴七里涧而死的士兵如同积薪,涧水为此不流,将军贾棱也战死。


折叠华亭鹤唳

陆机苏州石刻像
当初,宦官孟玖及其弟孟超一并被司马颖宠幸。孟超率领一万人任小都督,还未交战,就放纵士兵掳掠,陆机逮捕了主凶。孟超带铁骑百余人,径直到陆机麾下抢人,回头对陆机说:"貉奴(北人对南人的蔑称)能作都督吗?"陆机的司马孙拯劝陆机杀了他,陆机不同意。孟超公开对众人说:"陆机将要谋反。"又给孟玖写信,说陆机怀有二心,不赶快决战。作战时,孟超又不受陆机管辖,轻易率兵独自进军而覆没。孟玖却怀疑是陆机杀了他,于是向司马颖进谗言,说陆机有异志。将军王阐、郝昌、公师藩等都被孟玖利用,与牵秀等共同证明。司马颖大怒,让牵秀秘密逮捕陆机。当晚,陆机梦见黑车帷缠住车子,手撕扯不开,天亮后牵秀的兵就到了。陆机脱下戎装,穿上白便帽,与牵秀相见,神泰自若,对牵秀说:"自从吴国覆灭,我兄弟宗族蒙受大晋重恩,入朝陪侍帷幄,剖符带兵。成都王把重任交给我,我推辞却没有获准。今日被杀,难道不是命吗!"于是给司马颖写了一封信,言词很凄恻。然后感叹到:"华亭的鹤鸣声,哪能再听到呢?"于是在军中遇害,时年四十三岁。两个儿子陆蔚、陆夏也一同被害,弟陆云、陆耽也随后遇害。陆机既然不当死罪,士卒的感到痛惜,没有谁不为此流泪。这一天白天大雾弥合,大风折树木,平地积雪一尺厚,议论的人认为是陆机冤死的象征。

陆机遇害后,还葬云间,现墓周河套尚存遗址,仍可辨认。唐代诗人李白的《杂曲歌辞·行路难》感慨道:"陆机才多岂自保。"陆机与纪瞻友善,陆机遇害后,纪瞻赡养接济陆家,无微不至,等到陆机女儿出嫁时,纪瞻送嫁妆如同对自己的亲生女儿。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折叠政治

陆机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分封制,曾著《五等论》以说明。


折叠文学

刘亨绘《松江十二俊之陆机》
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被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共105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称:"子建士衡,咸有佳篇。"钟嵘诗品》卷上评:"晋平原相陆机。其源出於陈思。才高词赡,举体华美。气少於公干,文劣於仲宣。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华,厌饫膏泽,文章之渊泉也。张公叹其大才,信矣!"

赋今存27篇,比较有出色的有《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论》,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陆机还仿扬雄"连珠体",作《演连珠》五十首,《文心雕龙·杂文》篇将扬雄以下众多模仿之作称为"欲穿明珠,多贯鱼目",独推许陆机之作:"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闲可赡。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陆机作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典故很多,开创了骈文的先河。张华曾对陆机说:"别人作文,常常遗憾才气少,而你更担心才气太多。"其弟陆云曾在给他的信中说:"君苗见到兄长的文章,便要烧掉他的笔砚。"后来葛洪著书,称赞"陆机的文章犹如玄圃的积玉,没有什么不是夜晚发光的,五条河喷吐流波,源泉却一样。其辞弘达美丽典雅周全,英锐飘逸而出,也是一代的绝笔啊!"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评其诗文云:"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明朝张溥赞之:"北海以后,一人而已"。另外,陆机在史学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晋纪》四卷,《吴书》(未成)、《洛阳记》一卷等。

陆机创作时恪守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并深受黄老思想内修之学的影响。理论见解在许多方面都跟道家思想密切相关,或直接引用,或是对其加以发挥,很有老庄思想的风范。

南宋徐民臆发现遗文10卷,与陆云集合辑为《晋二俊文集》。明朝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有《陆平原集》。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金涛声校点的《陆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1日出版刘运好校注的《陆士衡文集校注》。


折叠书法

陆机《平复帖》
陆机善书法,其作品《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平复帖》的体势及其笔法有其历史的渊源和时代书风的基础。从《敦煌汉简》中所见西汉章草,如《责未报闻简》等,又如《居延汉简》中所见东汉《甲渠侯官粟君所责寇恩事册》、《误死马驹册》等,其中有些简虽为章草,但其笔势和字与字间的贯气形式已呈现今草迹象。在日本《书道全集3·中国3》所载《楼兰出土魏晋简》中,这样的章草和介于章、今两体之间的过度形态更为多见,并且有与《平复帖》笔法、体势及意趣十分接近的残纸墨迹,如《〈为世主〉文书》,更有基本脱离章草体势,近乎王羲之的草书残纸墨迹出现,其中已见上下两字实线相连的草法,由此可证,在魏晋民间日常的文书手札中,草体笔法的发展是走在上层文人士大夫的前面的,这正合书法发展的历史规律。这是陆机《平复帖》的书法体势风格赖以产生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基础。

宋陈绎曾云:"士衡《平复帖》,章草奇古"。《大观录》里说《平复帖》为"草书、若篆若隶,笔法奇崛"。《平复帖》对后世也产生过较大影响。清人顾复称"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字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诸草圣咸从此得笔。"这些评论或许有牵强附会之感,但若是怀素、杨凝式当真见到,也确会为之动情。董其昌赞云"右军以前,元常之后,唯存数行,为希代宝"。《宣和书谱》还曾收录有其行书《望想帖》。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评价

张华:①伐吴之役,利获二俊。②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

陆云: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

孙惠:不意三陆(陆机、陆云、陆耽)相携暗朝,一旦湮灭,道业沦丧,痛酷之深,荼毒难言。国丧俊望,悲岂一人!

葛洪:机文犹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丽妍赡,英锐漂逸,亦一代之绝乎!

沈约: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遗风余烈,事极江右。

刘勰:①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②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魏收:曹植信魏世之英,陆机则晋朝之秀,虽同时并列,分途争远。

萧统:但以当世之作,历方古之才人,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

萧绎: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征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潘安仁清绮若是,而评者止称情切,故知为文之难也。曹子建、陆士衡,皆文士也,观其辞致侧密,事语坚明,意匠有序,遗言无失。虽不以儒者命家,此亦悉通其义也。观遍文士,略尽知之。

钟嵘:晋平原相陆机,其源出於陈思。才高词赡,举体华美。气少於公干,文劣於仲宣。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华,厌饫膏泽,文章之渊泉也。张公叹其大才,信矣!

庾信:葛瞻(诸葛瞻)始嗣兵戈,仍遭蜀灭;陆机才论功业,即值吴亡...毛修之埋于塞表,流落不存;陆平原败于河桥,生死惭恨。

李世民:古人云:'虽楚有才,晋实用之。'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圭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风鉴澄爽,神情俊迈。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千条析理,则电坼霜开;一绪连文,则珠流璧合。其词深而雅,其义博而显,故足远超枚、马,高蹑王、刘,百代文宗,一人而已。然其祖考重光,羽楫吴运,文武奕叶,将相连华。而机以廊庙蕴才,瑚琏标器,宜其承俊乂之庆,奉佐时之业,申能展用,保誉流功。属吴祚倾基,金陵毕气,君移国灭,家丧臣迁。矫翮南辞,翻栖火树;飞鳞北逝,卒委汤池。遂使穴碎双龙,巢倾两凤。激浪之心未骋,遽骨修鳞;陵云之意将腾,先灰劲翮。望其翔跃,焉可得哉!夫贤之立身,以功名为本;士之居世,以富贵为先。然则荣利人之所贪,祸辱人之所恶,故居安保名,则君子处焉;冒危履贵,则哲士去焉。是知兰植中涂,必无经时之翠;桂生幽壑,终保弥年之丹。非兰怨而桂亲,岂涂害而壑利?而生灭有殊者,隐显之势异也。故曰,炫美非所,罕有常安;韬奇择居,故能全性。观机、云之行己也,智不逮言矣。睹其文章之诫,何知易而行难?自以智足安时,才堪佐命,庶保名位,无忝前基。不知世属未通,运钟方否,进不能辟昏匡乱,退不能屏迹全身,而奋力危邦,竭心庸主,忠抱实而不谅,谤缘虚而见疑,生在己而难长,死因人而易促。上蔡之犬,不诫于前,华亭之鹤,方悔于后。卒令覆宗绝祀,良可悲夫!然则三世为将,衅钟来叶;诛降不祥,殃及后昆。是知西陵结其凶端,河桥收其祸末,其天意也,岂人事乎!

骆宾王:①河朔词人,王、刘为称首;洛阳才子,潘、左为先觉。若乃子建之牢笼群彦,士衡之籍甚当时,并文苑之羽仪,诗人之龟镜。②文昌隐隐皇城里, 由来奕奕多才子。潘陆词锋骆驿飞,张曹翰苑纵横起。

王勃: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魏元忠:理国之要,在文与武。今言文者则以辞华为首而不及经纶,言武者则以骑射为先而不知方略,是皆何益于理乱哉!故陆机著《辨亡》之论,无救河桥之败,养由基射穿七札,不济鄢陵之师,此已然之明效也。

李白:陆机作太康之杰士,未可比肩;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

柳冕:文章本于教化,形于治乱,系于国风。故在君子之心为志,形君子之言为文,论君子之道为教。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君子之文也。自屈、宋以降,为文者本于哀艳,亡于比兴,失古义矣。虽扬、马形似,曹、刘骨气,潘、陆藻丽,文多用寡,则是一技,君子不为也。

卢藏用:孔子殁二百岁而骚人作,於是婉丽浮侈之法行焉。汉兴二百年,贾谊、马迁为之杰,宪章礼乐,有老成之风;长卿、子云之俦,瑰诡万变,亦奇特之士也。惜其王公大人之言,溺於流辞而不顾。其后班、张、崔、蔡、曹、刘、潘、陆,随波而作,虽大雅不足,其遗风馀烈,尚有典型。

独孤及:且文之为体也,必当词与旨相经,文与声相会。词义不畅,则情旨不宣;文理不清,则声节不亮。诗人因声以缉韵,沿旨以制词,理乱之所由,风雅之所在。固不可以孤音绝唱,写流遁于胸怀;弃徵捐商,混妍蚩于耳目,自当晞圣藻于天文,听仙章于广乐,屈、宋为涯岛,班、马为堤防,粲、植为陆落,潘、陆为郊境,搴琅玕于江、鲍之树,采花蕊于颜、谢之园,何、刘准其衡轴,任、沈程其粉黛,然后为得也。若乃才不半古,而论已过之,妄动刀尺,轻移律吕,脱略先辈,迷诖后昆,此明时所当变也。

陆机
崔佑甫:曹、刘之气奋以举,潘、陆之词缛而丽。过此以往,未之或知。

姚铉:至于魏、晋,文风下衰,宋、齐以降,益以浇薄。然其间皷曹、刘之气焰,耸潘、陆之风格,舒颜、谢之清丽,揭何、刘之婉雅,虽风兴或缺,而篇翰可观。

陶宗仪:天才秀逸,辞藻宏丽,能草书。

谢应芳:切见晋散骑常侍、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顾元公,相门华裔,文武全才。当时与陆机、陆云并称三俊。王导慕江南之望,张华号南京之奇。

张溥:士龙与兄称论文章,颇贵清省,妙若文赋,尚嫌绮语未尽。又云作文尚多譬,家猪羊耳,其数四推兄,或云瑰铄、或云高远绝异、或云新声绝曲、要所得意惟清新相接。士衡文成,辄使弟定之不假他人。二陆用心先质后文,重规沓矩,亦不得已而后见耳。哲昆诗匹人称如陈思《白马》,士龙所传四言偏多,有皇思文诸篇,诵美祁阳,式模大雅;类以卑颂尊非朋旧之体,余篇一致间有至极,使尽其才,即不得为韦侯讽谏仲宣思亲顾高出补王六首,则有余矣。宰治浚仪,善察疑狱,佐相吴王,屡陈谠论,神明之长谏诤之臣,有兼能焉。士衡枉死,遂同陨堕。闻河桥之鼓声哀,华亭之鹤唳,巢覆卵破宜相及也。集中大文虽少,而江汉同名,刘彦和谓其布采鲜净,敏於短篇,殆质论欤!

何去非:陆生之不讲乎为将之术也。机以亡国羁旅之身委质上国,于术无所持,于气无所养,徒矜才傲物,犯怒于众。司马颍强肆不君,举犯顺之师,岂足为托身之主哉?机以怨仇之府,一朝身先群士,都督其军,而众至数十万,汉魏以来,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彼既失所任矣,而机内无术以探其所以任我者之心,外无权以济其所以属我者之事,乃方掀然自拟管、乐。临戒之始,孟超以偏校干其令,而辱之若遇仆虏,而机不以为戮而舍之。以是而将,用是而战,虽提师百万,孰救其败哉?故鹿苑之溃,死者如积,众毁因之,遂致其诛,为天下笑。才不足胜其所寄,智不足酬其所知,一投足举踵,则颠踣随之。乃归祸于三代之将,岂不缪欤?

叶适:自魏至隋唐,曹植、陆机为文士之冠。植波澜阔而工不逮机。植犹有汉余体,机则格卑气弱,虽杼轴自成,遂与古人隔绝,至使笔墨道度数百年,可叹也!

沈德潜:士衡诗迹推大家,然意欲逞博,而胸少慧珠,笔又不足以举之,遂开出排偶一家。西京以来空灵矫健之气,不复存矣。降自梁、陈,专工对仗,边幅复狭,令阅者白日欲卧,未必非士衡为之滥觞也。

蔡东藩:①才高班马露英华,一跌丧身并复家。何若当年先引去,好随云鹤隐天涯。②夫陆机附逆逼君,死本自取,但不死于朝廷之大法,而独死于逆党之谗言,则不得不为之呼冤,实则亦非真冤也。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谁令彼甘心事逆,自蹈死地?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折叠陆机辍笔

西晋初年,有许多都在写《三都赋》,包括陆机。出身寒门的文学家左思也在写《三都赋》,陆机对此很不以为然。但当左思历时十年,完成了《三都赋》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陆机看完左思写的《三都赋》之后赞叹不已,将自己的《三都赋》手稿烧掉,以示辍笔。后便有"洛阳纸贵"和"陆机辍笔"的典故。


折叠巧对王济

陆机曾到侍中王济那儿,王济指着羊奶酪对陆机说:"你们吴中有什么与此匹敌?"陆机回答说:"千里的莼菜羹,未下的盐豆豉。"当时称为有名的对答。


折叠二陆优劣

卢志曾当着众人问陆机道:"陆逊、陆抗跟你谁近谁远?"陆机道:"正如同你跟卢毓、卢珽一样。"卢志沉默不语。起身后陆云对陆机说:"远邦异域,理当不熟悉我们的祖辈,何至如此计较?"陆机说:"我们的父亲、祖父名扬四海,哪有不知道的呢?"评论者以此评定二陆的优劣。


折叠骏犬传信

当初陆机有一只名犬,名叫黄耳,他喜爱它。后来寄寓在京城,很久没有过问家事,便笑着对狗说:"我家久无书信,你能否送信取回消息呢?"狗摇着尾巴叫出声。陆机便写信用竹筒装着系在狗脖子上,狗沿路向南走,便到了家中,得到回信返回洛阳。此后便习以为常。



折叠编辑本段亲属成员折叠祖父

陆逊,字伯言,三国孙吴时官至丞相,封江陵侯,卒追谥昭。


折叠父亲

陆抗,字幼节,官至大司马、荆州牧,卒谥号武。


折叠兄弟

陆晏,官至裨将军、夷道监。

陆景,字士仁,官至偏将军、中夏督,封毗陵侯。

陆玄,陆抗死既领其兵。

陆亭,早夭。

陆云,字士龙,西晋文学家,官至清河内史。

陆化,早夭。

陆逸,早夭。

陆耽,官至平东祭酒。



折叠编辑本段墓葬

据南宋《云间志》古迹记载:《吴地记》云:"汉庐江太守陆康与袁术有隙,使侄逊与子陆绩,率领宗族避难,居于是华亭谷。"《元和郡国图志》:"华亭谷,在华亭县西二十五里,陆抗宅在其侧,故陆逊封华亭候。"

陆机宅,陆士衡《赠从兄车骑诗》:"仿佛谷水阳"。李善注引陆道瞻《吴地记》曰:"海盐县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陆逊、陆凯居此。"李太白《题王处士水亭》云:齐朝南苑,是陆机宅。《太平寰宇记》;"二陆宅,在长谷,谷在吴县东北二百里,谷周回百馀里,谷水下通松江,昔陆凯居此谷。"据旧县志载:福泉山头丞相坟,通波曲曲绕墓门,日落青枫不知路,寻春来吊墓中魂。陆机墓又称丞相坟,将军墓。旁有庵,在福泉山脚下,通波塘西畔,系县古迹,常有文人学士来竭墓凭吊。

按正德《松江府志》(上海)卷十七冢墓记载:陆氏十三墓俱在松江府西北二十里左右。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赋 - 西晋陆机文学理论专著 编辑词条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诗词
《文赋》是晋代陆机的文艺理论作品。此赋序言说明创作缘由和意图,指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认为对写作的认识,虽然可以借览前人的经验,但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索。"意物文"与"知能"的各自关系,是写作应处理的两大难题。接着叙述创作前的准备以及写进入写作过程后,要保持精神意念的高度集中,排除任何杂扰,全心投入构思,充分运用想象和联想,而获得形象准确的语言,极为艰难,要发掘昔日积累,寻求充分表达情志的新颖文辞。然后论创作立意,并从思想、语辞两方面,说明写作的乐趣,又论述文体多样性的成因,分析十种文种特征,论作文时注意处理的四个问题,说明创作的艰难,最后论艺术灵感及文章的作用。

《文赋》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对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基本信息
作    者
陆机
作品名称
文赋
文学体裁


创作年代
西晋
作品出处
《昭明文选》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文学地位
6作者简介
《文赋》是晋代陆机的文艺理论作品。此赋序言说明创作缘由和意图,指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认为对写作的认识,虽然可以借览前人的经验,但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索。"意物文"与"知能"的各自关系,是写作应处理的两大难题。接着叙述创作前的准备以及写进入写作过程后,要保持精神意念的高度集中,排除任何杂扰,全心投入构思,充分运用想象和联想,而获得形象准确的语言,极为艰难,要发掘昔日积累,寻求充分表达情志的新颖文辞。然后论创作立意,并从思想、语辞两方面,说明写作的乐趣,又论述文体多样性的成因,分析十种文种特征,论作文时注意处理的四个问题,说明创作的艰难,最后论艺术灵感及文章的作用。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文赋(并序)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於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於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缴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於已披,启夕秀於未振。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暑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始踯躅於燥吻,终流离於濡翰。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黾勉,当浅深而不让。虽离方而遯员,期穷形而尽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唐陆柬之书文赋真迹
唐陆柬之书文赋真迹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虽逝止之无常,固崎锜而难便。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谬玄黄之袟叙,故淟涊而不鲜。

或仰逼於先条,或俯侵於后章。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考殿最於锱铢,定去留於毫芒。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极无两致,尽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炳若缛绣,凄若繁弦。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乎曩篇。虽杼轴於予怀,怵佗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缀下里於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或讬言於短韵,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或寄辞於瘁音,徒靡言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犹弦幺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固高声而曲下。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唐陆柬之书文赋真迹
唐陆柬之书文赋真迹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虽浚发於巧心,或蚩欠於拙目。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患挈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故踸踔於短垣,放庸音以足曲。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惧蒙尘於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纷威蕤以馺鹓,唯毫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於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俯贻则於来叶,仰观象乎古人。济文武於将坠,宣风声於不泯。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配沾润於云雨,象变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1.才士,即文章之士。

2.作,作文。

3.窃,私意。

4.用心,构思。

5.放言,运用语言。

6.遣辞,修饰词语。

7.良,实在。

8.妍,好。

9.蚩,通媸,即丑。

10.好恶(hào wù),喜好和厌恶,指兴趣。

11.属文,缀文。

12.意,构思之意。

13.称物,适合外物。

14.逮意,表达思想。

15.知,指通晓作文之理;

16.能,指个人实际写作。

17.盛藻,美文。

18.利害,关键。

19.殆,或者。

20.曲尽其妙,穷尽文章写作的奥妙。

21.操斧伐柯,指借鉴前人创作经验。

22.随手之变,指具体作文的灵活变化。

23.云尔,句尾助词。

24.伫,久立。

25.中区,天地间。

26.玄览,深刻的观察

27.颐,陶冶。

28.典坟,古典。

29.懔懔,危惧貌。

30.眇眇,高远貌。

31.怀霜、临云,言高洁也。

32.世德,世代相传的德行。

33.骏烈,丰功伟绩。

34.清,节操。

35.芬,芳名。

36.林府,林海,指众多的文章。

37.嘉,赞美。

38.丽藻,美丽的语言。

39.慨,有所感受。

40.投篇,进入写作。

41.宣,表达。

42.其始,构思开始。

43.收视反听,不视不听。

44.耽思傍讯,深思博采。

45.精,精神。

46.骛,奔驰。

47.八极,喻远,万仞,喻高。

48.其致,文思到来。

49.曈昽,天蒙蒙亮。

50.昭晣,明显。

51.互进,纷至沓来。

52.倾,倾注。

53.群言,众说。

54.沥液、芳润,指精华。

55.漱,咀嚼。

56.天渊,星名。

57.安流,平静流动。

58.濯,洗涤。

59.潜浸,沉浸。

60.沉辞怫悦,吐辞艰涩。

61.联翩,联绵不断。

62.翰鸟,即山鸡。

63.缨,中箭。

64.曾,通层。

65缴,生丝缕。

66.阙文,古籍脱文。

67.遗韵,佚诗之类。

68.谢,弃去。

69.华,通花。

70.披,指开过。

71.秀,以喻文。

72.振,发生。

73.抚,引申为搜索。

74.选义,按照内容。

75.按部、就班,安排位置。

76.考辞,提炼语言。

77.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言或本之于隐而遂之显,或求之于易而便得难。

78.虎变,虎毛色更新,斑斓生色。

79.扰,驯服。

80.见,通现。

81.澜,散。

82.妥帖,恰当。

83.岨峿,不相合。

84.罄,尽。

85.澄心,潜心。

86.眇,精。两句言细致思索,深思熟虑。

87.笼,囊括。

88.形内,胸中。

89.挫,折服。

90.踯躅,徘徊不前。

91.流离,转徙。

92.濡,渍。

93.理,文义。

94.立干,树立根本。

95.信,真。

96.情貌之不差,指辞与义相合。

97.觚,方形的木简。

98.率尔,不经意。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99.藐然,渺茫。

100.伊,发语辞。

101.兹事,谓文。

102.钦,敬佩。

103.函,含也。

104.绵邈,长久不绝。

105.尺素,径尺的生绢。

106.滂沛,盛大。

107.恢,扩大。

108.按,抑按。

109.言思虑一发,愈深恢大。

110.蕤,草木华垂貌。

111.馥馥,芳香。

112.森森,树木茂盛。

113.粲,鲜明。

114.猋,暴风。

115.郁云,浓云。

116.翰林,文士荟萃之处。

117.体有万殊,物无一量,文章之体,有万变之殊;

118.众物之形,无一定之量也。

119.纷纭,杂乱。

120.挥霍,疾速。

121.程,展示。

122.效伎,表现技巧。

123.司,主。契,指意思相合。

124.夸目,炫耀。

125.奢,浮夸。

126.惬,快意。

127.当,恰到好处。

128.缘情,因情。

129.绮靡,艳丽。

130.体物,状物。

131.浏亮,清明。

132.博约,事博文约。铭以题勒示后,故博约温润;箴以讥刺得失,故顿挫清壮。

133.禁邪,禁止邪说。

134.制放,制止荒诞。

135.辞达,语言通畅。

136.理举,理合。

137.多姿,万物万形,故曰多姿。

138.会意,立意。

139.遣言,运用语言。

140.音声迭代,指文辞更替,而成文章,若五色相宣而为绣。

141.逝止,去留,指语辞取舍。

142.无常,无穷。

143.崎锜,艰险不安。

144.难便,不适合。

145.达变,通晓变化之理。

146.识次,识别事物的次第。

147.纳泉,容纳。

148.失机,失去机会。

149.操末以续颠,指始末颠倒。

150.秩叙,次序。

151.淟涊,垢浊。

152.殿最,次第的等级,上者为最,下者为最。

153.指适,恰当。

154.藻思,文情。

155.绮合,文彩合于情思。

156.千眠,光色盛貌。

157.缛绣,彩色缤纷。

158.繁弦,曲调复杂。

159.杼轴,以织喻。虽出自己情,惧佗人先己也。

160.苕,草苕。

161.颖,禾穗。言作文利害,理难俱美,或有一句同乎苕发颖竖,离于众辞,绝于致思。

162.牢落,犹辽落。

163.言思心牢落,而无偶揥之意,徘徊而未能也。

164.揥,去。

165.榛,小栗。

166.楛,作箭之木。

167.榛楛,庸音。珠玉既存,榛楛亦美。

168.短韵,小文,即诗。言文小而事寡,故曰穷迹;迹穷而无偶,故曰孤兴。

169.象,类。其音既瘁,其言徒靡,类乎下管,其声偏疾,升歌与之间奏,虽复相应而不和谐。

170.漂,犹流。不归,不归于实。

171.幺,小。鼓琴循弦谓之徽,悲雅俱有,所以成乐,直雅而无悲则不成。

172.嘈囋,声貌,

173.防露,未详。

174.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

175.约,俭也。

176.适,之。

177.微,妙。

178.袭,因。

179.沿,因述。

180.袂,衣袖。

181.遣,发。

182.华说,巧言。

183.淑,善。

184.缠子,董无心曰,罕得事君子,不识世情尤非也。

185.蚩欠,笑。

186.琼敷、玉藻,喻文。

187.菽,藿也。

188.橐,排橐,冶铸者用以吹火使炎炽。

189.钥,乐器。说文曰,橐,囊也。

190.嗟不盈于予掬,毛诗曰,终朝采绿,不盈一掬。毛苌曰,绿,王刍。两手曰掬。

191.挈瓶,喻小智之人,以注在上。

192.属,续。

193.踸踔,无常,谓脚长短。国语曰,有短垣,君不逾。

194.庸,常。

195.缶,瓦器而不鸣,更蒙之以尘,故取笑乎玉之鸣声。

196.纪,纲纪也。

197.遏,止。

198.天机,自然。

199.天机,言万物转动,各有天性,任之自然,不知所由然。

200.威蕤,盛貌。

201.馺鹓,多貌。

202.毫,笔。

203.纂文曰,书缣曰素。

204.底,着也。

205.滞,废也。

206.枯木,取其寂漠无情。

207.涸,竭。

208.翳,奄。

209.乙,抽,难出之貌。

210.物,事也。

211.戮,并。

212.言文之不来,非予力之所并。

213.开,谓天机骏利。

214.塞,谓六情底滞。

215.兹文,泛指文章。

216.贻,传。

217.象,取法。

218.文武,文王、武王之道。

219.泯,灭。

220.涂,通途。

221.弥,不止,引申为到达。

222.纶,知。

223.配沾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山大云多,沾润天下,喻文有云雨之智,似鬼神般变化多端。

224.被,覆盖。

225.金,钟鼎。

226.石,碑碣。

227.流,谱。

228.管弦,乐器。

折叠白话译文

我每次阅读那些有才气作家的作品,对他们创作时所有的心思自己都有体会。诚然,作家行文变化无穷,但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分辨并加以评论的。每当自己写作时,尤其能体会到别人写作的甘苦。作者经常感到苦恼的是,意念有能下确反映事物,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大概这个问题,不是难以认识,而是难以解决。因此作《文赋》借评前人的优秀作品,阐述怎样写有利,怎样写有害的道理。或许可以说,前人的优秀之作,已把为文的奥妙委婉曲折也体现了出来。至于前人的写作决窍,则如同比着斧子做斧柄,虽然样式就在眼前,但那介心应手的熟练技巧,却难以用语言表达详尽,大凡能用语言说明的我都在这篇《文赋》里了。

久立天地之间,深入观察万物;博览三坟五典,以此陶冶性灵。随四季变化感叹光阴易逝,目睹万物盛衰引起思绪纷纷。临肃秋因草木凋零而伤悲,处芳春由杨柳依依而欢欣。心意肃然台胸怀霜雪,情志高远似上青云。歌颂前贤的丰功伟业,赞咏古圣的嘉行。漫步书林欣赏文质并茂的佳作,慨然有感有感投书提笔写成文。

开始创作,精心构思。潜心思索,旁搜博寻。神飞八极之外,心游万刃高空。文思到来,如日初升,开始朦胧,逐渐鲜明。此时物象,清晰互涌。子史精华,奔注如倾。六艺辞采,荟萃笔锋。驰骋想象,上下翻腾。忽而漂浮天池之上,忽而潜入地泉之中。有是吐辞艰涩,如衔钩之鱼从渊钓出;有时出语轻快,似中箭之鸟坠于高空。博取百代未述之意,广采千载不用之辞。前人已用辞意,如早晨绽开的花朵谢而去之;前人未用辞意,象傍晚含苞的蓓蕾启而开之。整个构思过程,想象贯穿始终。片刻之间通观古今,眨眼之时天下巡行。

完成构思,布局谋篇。选辞精当,事理井然,有形之物尽绘其形,含声之物尽现其者。葳者层层阐述,由隐至显或者步步深入,从易 到难,有时纲举目张,如猛虎在山百兽驯伏,有时偶遇奇句,似蛟龙出水海鸟惊散。有时信手拈来辞意贴切,有时煞费苦心辞意不合,这时要排除杂念专心思考,整理思诉诸语言,将天地概括为形象,把万物融会于笔端,开始好象话在干唇难以出口,最后酣畅淋漓泻于文翰。事理如树木的主体,要突出使之成为骨干,文辞象树木析枝条,干壮才能叶茂校繁。情貌的确非常一致,情绪变化貌有表现。

内心喜悦面露笑容,说到感伤不禁长。有时提笔一挥而就,有时握笔心理感到茫然。写作充满着乐取,一向为圣贤们推尊。它在虚无中搜求形象,在无声中寻找声音。有限篇幅容纳无限事理,宏大思想出自小小寸心。言中之意愈扩愈广,所含内容越挖越深像花朵芳香四溢,象柳条郁郁成荫。光灿灿如旋风拔地而起,沉甸甸如积支笔下生文。

文章体式千差万别,客观事物多种多样,事物繁多变化无穷,圆满此很难描摹形象。辞采如同争献技艺的能工,文意好比掌握蓝图的巧匠,文辞当不当用他要仔细斟酌,文章或深或浅他都分毫不让。即或违反写作常规,也要极力描绘形象。因此喜欢渲染的人,崇尚华丽词藻;乐于达理的人,重视语言精当。言辞过于简约,文章格局不大论述充分畅达,文章气势旷放。诗用以抒发感情,要辞采华美感情细腻,赋用以铺陈事物。要条理清晰,语言清朗。碑用以刻记功德,务必文质相当,诔用以哀悼死者,情调应该缠绵凄怆。铭用以记载功劳,要言简意深,温和顺畅。箴用以讽谏得失,抑杨顿挫,文理清壮。颂用以歌功倾德,从容舒缓,繁采华彰,论用以评述是非功过,精辟缜密,语言流畅。奏对上陈叙事,平和透彻,得体适当。说明以论辨说理,奇诡诱人,辞彩有光,文体区分大致如此,共同要求禁止邪放。辞义畅达说理全面,但要切记不能冗长。

客观事物千姿百态,文章体式也常变迁。为文立意崇尚冷气巧,运用文辞贵在华妍、音调高低错落有致,好象五色配合鲜艳。虽说取舍本无定律,文辞安排很难合适;但要通晓变化的规律、次序,就象开泉纳流吻自然。假如错过变化时机再去凑合,犹如以尾续首,颠倒混乱。如果颜色配搭不当,就会混浊不清色泽有艳。

有时下文对上文有损害,有时上文对下文影响。有时语言不顺而事理连贯,有时语言连贯而事有妨。把它分开两全齐美,合在一起互相损伤。所用辞意严格考较,去留取舍他细衡量。如用法度加以权衡,丝毫不差合乎词章。

有时辞藻繁多义理丰富,欲达之意却不清楚。文章主题只有一个,意思说尽不再赘述。关键地方简要几句,突出中心这是警语。尽管讲得条条有理,借助警句才更有力。文章果能利多弊少,就该满足不再改易。

有时组织词义如编彩绘,严密漂亮光泽鲜艳。辞采富丽象斑烂锦秀,情调凄婉如乐器和弦。果真自己没有独创,恐怕就要雷同前贤。虽出自个人锦心绣口,也怕别人用于我先。假如确能有伤品誉,虽然心爱一定削删。

有时个别句子出类拨萃,象芦苇开花禾苗秀稳。如声不可拴,影不可追,佳句孤零零超然独立,绝非庸言能够相配。心茫然很难再寻佳句,犹豫徘徊又不忍将客观存它舍弃。文有奇就象石中藏玉使山岭坐辉,又象水中含珠令河川秀媚。未经整枝的灌木踢然不美,招来翠鸟也会为它增加。

文章作用很大,许多道理借它传扬。道传万里畅通无阻,沟通亿载它是桥梁。往能挽救文武之道使之不至衰落,它能宏扬教化使其免于泯灭。人生道路多么广远它都能指明,世间哲理多么精微客观存在都能囊括。它的作用同雨露滋润万物本比,它的手法幽微简直与鬼神相似。文章刻于金石美德传遍天下,文章播于管弦更能日新月异。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魏晋时期,使得文学走进自觉地时代。随着儒家思想的衰微,人的思想的解放,人道价值重新得到肯定,文学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文学理论上也一扫两汉沉闷凝滞的气氛。对文学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更加深入,对文学艺术规律的研究全面展开,在这样的情况下,《文赋》应运而生。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鉴赏

在早期,经史是不分家的,换而言之,魏晋南北朝之前是没有所谓纯文学的说法,就算是诗经,也要挂上"言志"来表示道德教化。有关於纯文学之中的形式注重、审美观念等等艺术特徵,在此之前,是不被受重视的,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启了文学在历史上的独立地位,但从"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来看,曹丕的角度是停留在杂文学的范畴,之后,陆机《文赋》从审美的观点、技巧上的要求,承袭了曹丕的文体分类,而有所改良,并且影响了刘勰的《文心雕龙》这本批评专书,建立起完整的文学批评系统。就这一点来看,陆机的《文赋》实在是具有著承先启后的地位。

在王梦鸥《陆机文赋所代表的文学观念》里曾经提到,"曹丕的论文是偏向文学欣赏者的立场说话…不像文赋之以一个作家正在吐露其写作经验"、"如果说文赋写的是作家的写作经验,则曹丕所陈述的只是读者的印象批评。"既然是写一个作家写作经验,其文学要求,便很容易地可以在文章脉络之中找到主旨,大致上,陆机的要求如下,

第一点,注重形式要求。陆机在内容上强调以意位主,同时在创作上强调以形式来表现内容,内容的要求虽然是最主要的,但是创文写作,也应该同时注意到修辞技巧、音韵结构,不可以等闲视之。他对文章形式上的要求,从"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可以得知他对修辞的看法是主张唯美精致;再从"暨音声之叠代,若五色之相宣"来看,可以得知他主张写作必须赋予作品节奏、音乐。这些主张分别影响到了后世元嘉文学以及齐梁宫体的发展。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人类存在的栖身之所。而语言在某个意义程度上就是内容的表现,在文赋里,陆机就认为言辞并非单纯地只是义的附庸,而是,"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这类互相影响的。陆机理论里,形式是建构在内容这一个基础上,除了美之外,内容也必须要真实,也就是情感的投入,其实不管是哪个时代,皆是注重言与情要相呼应,情溢於辞或者辞不达意都是有其弊病的。情感则是创作的基本要素,有了情感,才有更充实的内容,这也是陆机在一开始所要表达的物-意-文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点,深入观察,博览群书,培养高尚的情志。这是著重在创作过程中的预备阶段,"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能够仔细观察周遭的环境,有所领悟,从生活中的经验撷取智慧;在许多书籍之中,吸取前人的经验,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避免"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学者刘宗敏的《试论陆机的文赋》说,"一切创作的泉源皆来自生活,作者的生活体验愈深刻,愈丰富,文思愈是如泉涌。"阅读和生活都是写作的重要因素,在文赋里面也可以看得出,它其中包含的指导意义是从总结各家创作经验以及自己的感想所形成的。

第三点,注重原创性以及创造力,反对抄袭。这同时也涉及到了创作过程中的构思阶段。"虽杼轴於予怀,怵佗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陆机强调创新,然而在创作上却多模拟之作,学者张文生在《论陆机的文赋》里面提出他自己的看法,"作者的理论和创作上的不平衡并不足为怪"、"文学原理从理论上的认识到创作中的贯彻常有一段距离"等理由来解释,但用这一个角度去看待,总觉得说服力不够。不管是那个地方、时代的文学或者艺术,都会有一个创作上共通的特徵,就是"从模仿到创作"。就如同一个学习西洋画的学生,老师入门的课程,就是先叫学生模仿各个名画家的代表作。创作与模仿看似茅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现象,另一个学者富华在他《略论陆机文赋的文章章法论》里,有个很准确的说法,"模拟是合理的和必要的,是初学者的前提,成熟者必备的技能,因此陆机认为,不继承先贤哲人的思想文采就谈不上创新。"模仿虽然是一个入门的基础,但若是一味地模仿便了无新意,在"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之馀,也要小心地、适当地裁剪体材,尽量避免落入俗套,或者形成辞不达意的情况,必须撷取自铸,古意中求取新意。

第四点,文体的选择。从早期曹丕《典论论文》里面的四体八类,这也是中国文体分类的开始,陆机基於这一个理论扩张,分文体为十类,并说明各类的性质。"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一种文体的名称约定俗成后,则该体必然会有该体的特性所在,所以一个作家对於一种文体的特徵是否能够掌握住,便成了批评与写作的原则。"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在写作的时候,如果能够达变识次,灵感也就源源不绝。王梦鸥对於这十类的分法曾说,"这种种关系文辞气分的构造,其实都是一般对於诗的要求。"这是从整体来说,若严格地分析,所谓"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才是属於诗的审美领域,这种唯美主张,对南北朝的文学当然免不了会发生一定的影响。

从《文赋》本文来看,它的主旨在於讨论种种有关於文学创作的问题,首次把创作经验、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写进文学批评的议题,特别的是以赋论文,因为这些文学问题,尤其是具体的创作,必须容许有一定的空白以及模糊,因此它将赋论两个文体结合使用,想必这是陆机有意将这一篇文章当成范本,以文释文,这一个举动,本身就代表著作者想要强调纯粹的、审美的文学,以及追求文学独立的思想。钱志熙《论文赋体制方法之创新及其历史成因》说,"作者以赋作论,将论的功用寄于赋的体制之内,只是增强了赋体的功能,所以多体最后仍然落实於一体。"

折叠名家点评

崔林芳《陆机《文赋》的"雅与艳"》,《文赋》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对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赋》的出现,正是文学摆脱经学附庸地位而得到独立发展之后,在大量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结晶。

折叠编辑本段文学地位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也是中国的审美观念发生转折的关键,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在根本上能够对文学的特质有所了解,有著明确的认识。文学的特徵,在早期大多是以形象性为主,比较属於表象性的,到了魏晋,渐渐地往艺术性的法方向发展,也就是纯粹的美感的产生,在和清的《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形象的发展》,"陆机的理论,从根本上说仍然属於汉代表象性形象的范畴,他要求作家塑造的形象被塑物形似,但他毕竟是处於汉末晋初转折时期的理论家。"也就因此,陆机一方面他有著深厚的旧观念,另一方面又有急著想要跳脱旧传统的新观念。

就艺术上的技巧来看,《文赋》,"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文章的构思必须巧、妍,也就是他所极力推崇的形式美的思想依据,揭示了为魏晋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徵,《文赋》的不足,则在於陆机本身思想的局限,企图在短短的一篇文章里面,解决许多创作上的问题,显然是有所不足的,而说到六形式主义的发展,有其历史上的因素,个人的某篇文章也许能够稍微影响整个趋势,但并不是决定性的要素。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奠定了整个文学理论思想基础,由於玄学轻文学的倾向,文学批评并没有随著时代的潮流而兴盛,玄学思想让文人思维能力大为提高,研究名实之辩的风气也大有人在,但是,却很少有人认真地去探讨陆机《文赋》在理论上和创作上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形式美在六朝备受瞩目,其实它本身就是中国古典诗文的整体特色,陆机文赋所提出来的主张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到了后代,尤其是唐宋古文运动兴起,它以秦汉为宗,注重内在的气势以及内容的充实,非常排斥汉魏六朝以来骈俪文章过度讲究辞藻华美,认为这些是言之无物,取代了形式美的标准,并且被后世读书人所承袭,於是汉魏六朝本来应该有的批评文学风气,在这里也就受到了挫折,尽管陆机在批评史上占有一个很关键的地位,却很少人去注意研究。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086516 second(s), 34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