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446|回复: 0

这些释义助你深刻理解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7-8-3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jpg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如何深刻理解讲话,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行了释义,我们一起去学习一下。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但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在这一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动员,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讲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讲话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明确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部署、大政方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实践新发展、夺取事业新胜利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满怀信心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社会主义五百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3、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根本原则的必然要求,是我们看准问题、扭住关键、理清思路、精准施策的前提和保证。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准确认识和把握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展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发展为了人民的最终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越是接近梦想实现,我们就越要头脑清醒、有的放矢,辨明历史方位、顺应发展大势,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一步步实现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确保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前进。


4、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在承前启后中推进。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制定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对党和人民事业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逐步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蓝图,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当前,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政治任务,紧密联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入领会讲话的丰富内容、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5、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我们党领导改革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客观情况,才能准确判断和确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坐标方位,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中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形势分析,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是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也是为了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世情、国情、党情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和判断也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世情、国情、党情做出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提出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推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6、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重点抓好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五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下各项民生指标逆势上扬,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印证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执政理念,兑现了“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坚定承诺,彰显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为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努力目标和前进方向。


7、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五年来,通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持续改善;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五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又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既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又要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8、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我国发展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应对国际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今日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更好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我们党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面临的这些重大问题中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必须始终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正确分析矛盾,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重大判断,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


9、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20世纪80年代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作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我国现有社会制度基本性质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方面都还不完善,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的准确界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利益深刻调整期、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和公平等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既要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爬坡过坎”,又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时,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我们要从这一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出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10、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的时代坐标,深刻洞悉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升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实践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更加迫切、实践基础更加坚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标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11、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只有依靠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才能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切实提高运用战略思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视野开阔、胸襟博大,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今日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要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12、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历来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党自创建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筑牢了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旗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也必须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不断为新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13、我们正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就是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仅要有敢于斗争的精神状态,更要有善于斗争的科学态度。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要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积极提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推进伟大事业,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伟大事业中谱写新篇章。实现伟大梦想,就是要顺应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热切期望,体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历史担当,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四个伟大”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凸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和担当。“四个伟大”内涵丰富、各有侧重、有机联系、逻辑严密,需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贯彻。


14、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15、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是形势所需,是人心所向,是地位所致,是现实向我们党提出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标本兼治,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定位、形势判断、实践经验和方法路径,进一步坚定从严管党治党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第一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保障,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16、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使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全面小康新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承接历史,也连接未来,它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和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最关键一程,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17、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阶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从来都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这就科学规划了我们未来发展走向,进一步明晰了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阶段性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切实遵循“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一代往下传”的基本思路,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8、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指挥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境界,为强军兴军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5年来,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刀阔斧、蹄疾步稳,在主要领域迈出历史性步伐,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果,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以党在新时期的强军思想为根本指导,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等战略,不断开创强军梦的新局面。全军官兵要牢牢把握推进强军事业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汇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意志力量,更加牢固立起强军兴军的根本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而奋斗。



执笔人: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曾华锋、蔡渭滨、曾立、黄朝峰、杨建成、廖东升、徐能武、刘宁、吴冠中、兰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082637 second(s), 20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