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181|回复: 20

[心香一瓣] 小城雾色(原创散文)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7-10-1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孤帆去来 于 2017-10-11 22:31 编辑

                   小城雾色

                             (散文)

                           作者:唐盛明


    认识小城的雾,是缘于这座县城里的一位摄影家,叫做优雅老去的牛,不到六十岁,人称牛哥。他拍摄的雾呀,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如纱如潮,亦仙亦幻,于混沌中透出亮色,那才叫个绝!

P0QVA4G8ZIVTE$TV109I$~K.jpg

    大凡称作雾都的,据说全世界有六座城市。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如重庆璧山区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天,堪称“世界之最”。相比重庆的雾,我所生活的这座小城,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第一次见到小城有雾,是我搬回县城居住以后。当时我家租住在平安西路,送小女儿到明德小学读书,喜欢骑着电动车,往西穿过三四条街道。那是冬季,出门的时候还看见东街楼顶有太阳,暖暖的,可刚到陶铸广场,便一头撞进蒙蒙的雾里,愈往前行感觉愈浓。

@Z`6GHOK(BQKT]8F523([)C.jpg

    我知道,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雾多数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与清晨,像秋冬春的清晨气温最低,便是雾最浓的时刻。可是,我从小就生活在这座小城,觉得过去似乎没有这么爱起雾。湘江河由西向东擦城而过,印象中也就沿河的街道雾浓一点。为了弄清楚县城新区起雾的原因,我便刻意冲着扑过来的雾去找寻。原来在湘江浯溪电站大坝以上,是一片宽阔的老山湾库区水面,那雾气则像谁在弹絮或纺纱一样,漫过留作公园的猴子山,再漫过高低错落的楼宇,就停歇在陶铸广场一带。这时候,雾气像一股股汹涌而来的潮水,汇聚到了这一片静穆的海湾里,又像是铺上了一床巨大洁白的羽绒,厚厚的,柔柔的。哦,我突然明白了,这些年县城新区常常起雾,是因为修建了浯溪水电站,因水库湿气漫溢而导致的。

39_V0YASVX5`$H[YUZN[]T8.jpg

    前年底,我举家住进了陶铸广场东南面的浯溪御园,经历了更多的大雾天气。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八十六岁的老母亲每天都到平台上晒太阳,可浓浓的大雾将整个浯溪御园包裹的严严实实,害得她老人家只好躲进屋里电烤炉边,于是我便很讨厌这不通情理的雾了。但是,住在陶铸广场近旁也好,倒是方便我去散步,春夏秋冬,雨雪无阻,因而对晨雾早已习以为常了。秋冬早晨的雾,显得轻而淡,我绕着广场转圈,雾似乎跟我捉着迷藏,你用手把雾拨开,它又在你的身后围过来,有点顽皮似的。那么春天的雾呢,则潮湿而带粘性,还未行走多远,发现自己的眉毛胡子都沾上了小水珠。我穿插在广场的树丛花草中,看见高耸的桂花树和香樟树,枝丫、树叶都被水雾裹缠,苍翠欲滴;刚绽开的红叶李和紫玉兰等,在晨雾里忽隐忽现,带露的大小花瓣,朦胧且羞涩。

KPWC]9%EOH55KMM[X{W%S.jpg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其实我不太赞同唐宋诗人和词家这么描写雾景的,有时候我以为雾是有生命的,至少带点儿灵性。譬如云雾就喜欢与自然清幽的山水景观和古朴高雅的亭台楼阁缠绕,或者甘愿做好陪衬,使之更加婀娜多姿。且不说像银色罗带从西天飘来的湘江水流,也不说如黛色城墙横亘在东方的祁山山脉,出没于浓浓淡淡晨雾中的浯溪碑林和文昌宝塔,格外活泼而有灵气。浯溪摩崖、亭台和树木在云雾的映衬下,恰如一幅写意的古代水墨画。宝塔则耸立在雾霭堆叠的山峦上,恍若雨后拔节的春笋,正好与日光相接。

(5UMX3J0TC2XB_FQ}56YIOC.jpg

    我往常看雾,多为远望或者平视,很难得爬上高处去俯瞰。牛哥能够把晨雾拍得那么大气开阔而有生机活力,是因为登高望远,人在楼上,雾在脚下。于是,我也想学着牛哥,在今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也是大雾天气,太阳还没出来,便乘坐电梯爬上了新落成的鑫利8号楼的楼顶。这里正处于县城新区的中心地带,我可以居高临下,环视四周,去观赏远处或脚下的雾景,拍摄几张城区雾色的动态图片。这时,我望见东天一轮彤红的朝暾,渐渐挣脱云雾的束缚与遮挡,把整个城区雾层之上的楼顶映得通亮。我曾经登上南岳顶峰观看日出,就是没有见到城区雾天的日出模样。还记得以前读过徐志摩的《泰山日出》和巴金的《海上日出》,描绘日出的瞬间,如“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当我观看了城区的雾景,那种感受就特别深刻。由西向东被阳光映亮了的晨雾,像瀑流,又像潮涌,分明听见在楼层周围有澎湃与荡漾的声音。一会儿,层层叠叠的雾又染成了橘红或玫瑰红,轻柔蓬松,洋溢恣肆,仿佛是谁在弹拨棉絮,抑或在挥洒油彩,形色多样,变幻莫测。看那一幢幢从雾里剥落出来的楼层,早已不是虚幻的海市蜃楼,而是兀立于云天之上的琼楼玉宇,越发显得绚丽和精神了!

XN_YS[LCCBWS4UAR$PVM00D.jpg

    北宋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的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一如观雾,当自己身处雾中,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是,当我们登临高处,那就截然不同了。所以,一个人也这样,老是“身在此山”,免不了见识浅薄,倘若多换个角度去看,那眼前的景色将是美丽与无穷的。我想,这也许正是观赏小城雾色所带来的一种感悟吧。


        (摄影图片均借用优雅老去的牛之作品)
                        

                                  2017年3月13日草就于荷锄轩

发表于 2017-10-12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韵味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发表于 2017-10-1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美图文
发表于 2017-10-1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发表于 2017-10-1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美图!周末快乐!
发表于 2017-10-1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图!
发表于 2017-10-17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恰如一幅写意的古代水墨画。
发表于 2017-10-17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恰如一幅写意的古代水墨画。
发表于 2017-10-19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好文。
发表于 2017-10-19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慢慢多欣赏。
发表于 2017-10-1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作者。
发表于 2017-10-19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其实我不太赞同唐宋诗人和词家这么描写雾景的,有时候我以为雾是有生命的,至少带点儿灵性。譬如云雾就喜欢与自然清幽的山水景观和古朴高雅的亭台楼阁缠绕,或者甘愿做好陪衬,使之更加婀娜多姿。且不说像银色罗带从西天飘来的湘江水流,也不说如黛色城墙横亘在东方的祁山山脉,出没于浓浓淡淡晨雾中的浯溪碑林和文昌宝塔,格外活泼而有灵气。浯溪摩崖、亭台和树木在云雾的映衬下,恰如一幅写意的古代水墨画。宝塔则耸立在雾霭堆叠的山峦上,恍若雨后拔节的春笋,正好与日光相接。
好文笔。
发表于 2017-10-19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仙境。多欣赏品味。
发表于 2017-10-19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韵味的文章,拜读学习。
发表于 2017-10-25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作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足迹刘叔版主推荐,问声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迷底兄弟!迟来回复,深表歉意
发表于 2017-12-16 20:25 来自红网论坛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美图,赞!
发表于 2017-12-16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8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铁血汉朋友赏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106526 second(s), 48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