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542|回复: 7

“雅俗”辩证关系之浅谈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7-10-2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小炮 于 2017-10-27 12:41 编辑

“雅俗”辩证关系之浅谈

李平兴

  今日董君解说“卫生”为“保卫生命”,以为其大妙,特作此文以和之。
  缘起:株洲城区多植桂花树,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山桂等,秋风乍起时,满城桂花香。荷塘区有桂花路,株洲市经信局机关大院处有数石碑雕刻古人吟咏桂花之诗词,吟之咏之,让人心动,尤喜朱熹之“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一句,朱子所咏,或为金桂矣。金桂花香让人心生喜爱,丹桂亦如是,金桂花色黄,丹桂花黄得发红。红得发紫,黄得发红,自然之妙也。神游株洲城区多年之经验告诉我,株洲城最大的一棵丹桂树或在天台山庄1号楼前,其胸径约20公分,树高约十米,树冠如盖,所荫足有十余平方米,在天台山庄外面,亦可见之。此丹桂花开之时,恰逢本人总负责一个会议的召开。拟定相关讲话文稿时,本人用了“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一句以应景,同志们皆曰俗,有所感慨,作成此文。
  一、“雅俗”之定义。
  1、何为雅?
  雅者,文雅也。雅者,脱俗也。雅,从牙从隹,就是讲话文明礼貌,牙之义也;就是作文有文才,讲规矩,行文规范,隹之义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雅者,君子之气象、之气派、之气度矣。
  如,俗人开口便是“卵”“操”“B”“尼姑的脑壳,和尚摸得,我也摸得”之类,作文开头便是“这个问题”“那个山头”“我们的人马”等等,太粗鲁,太没有教养,太没有素质。不像君子之讲话,开口便是之乎者也,开口便是“同志”,作文则是“行周公之礼”“做爱”“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杆子插到底”“自我革命”等等。
  雅者,阳春白雪之类矣。
  2、何为俗。俗就是俗气,就是庸俗,就是媚俗之类,看见领导就喊“老板”“老大”等等,让人难受矣。
  俗者,下里巴人之类矣。
  二、“雅俗”之关系。
  1、相反相成,相辅相成。有雅则有俗,无俗则无雅,雅俗相生相成也。
  2、雅俗互容。雅中可以有俗,君子也操B,粗人也有讲文明的时候,凡事不可绝对矣。俗中亦可以有雅也。
  3、雅俗可以互相转化。雅可以转化为俗。比如说,想当年,有文化人好不容易想出了“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一句来,自认为应该是雅的吧。不料今日,大家皆以为其俗气,弃之而不用。
  俗可以转化为雅。比如说,民工们嫖娼,在鲁迅等等文人那里,则变成了喝花酒;农村女民工卖肉,城里的小姐则变成了公关。TNND,明显看不起我们的民工兄弟嘛。不行,凡是工人的、农民的,皆是雅的,因为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因为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因为工农联盟是我的执政基础嘛。统治阶级的一切,即是雅的一切;被统治阶级的一切即是俗的一切。
  三、最后的结论。在我们看来,北平之天上人间是俗的,农村用大粪浇菜是雅的;海南的海天盛宴是俗的,炼钢厂的流汗工人是雅的。
  唉,又是神经错乱了,停。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三俗”何关高雅?——读易中天三篇雅俗论笔记2 (2010-09-21 12:28:16)转载▼
标签: 易中天 雅俗 三俗 大雅        分类: 痴园随笔
“反三俗”何关高雅?
                           ——读易中天三篇雅俗论笔记2
二、易文第二篇笔记
    【原文】有没有“大俗若雅”?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大雅若俗”,是从老子和苏轼的说法顺过来的。老子说“上德若谷,大白若辱”(《老子》第四十一章),苏轼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贺欧阳修致仕启》)。推而论之,则“大雅若俗”。那么,老子说过“下德若峰,大辱若白”,苏轼说过“大怯若勇,大愚如智”吗?没有。既然如此,似乎也不方便说“大俗若雅”。
    但是,不承认“大俗若雅”,逻辑又不通。更何况,“大辱若白”也好,“大怯若勇”也罢,虽然没人这么明说,却又是不争的事实。养狗的人都知道,叫得凶的,不是大型犬,而是小型犬。正因为它个头小,才要虚张声势。这是典型的“大怯若勇”。
    【笔记】一言蔽之易先生所谓的“大俗若雅”其实就是所说的“庸俗” ,“大怯若勇,大愚如智”都是题外话。
    【原文】可见,庸俗就是没智慧,低俗就是没格调,媚俗就是不真实。真实、格调、智慧,是三把尺子,或三杆秤。用它们一衡量,品位的高低,就一目了然。
     【笔记】关于对“媚俗”的理解,我与易先生不同的地方前面已经说过了,关于另外两俗,在做一补充:
    庸俗是艺术手段拙劣,缺乏创建、简单重复、粗制滥造等,包括文艺工作者的智慧和能力不足因素,但在现阶段我认为主要是利益驱使的问题,就象假冒伪劣以及质量不合格产品一样。反对庸俗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伤害到有创见但形式上还不完美的作品,比如各种原创小制作,因为资金匮乏而没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这不能叫庸俗,它们如同是农副产品,绿色环保,只是缺乏包装而已。
    低俗是指内容上不健康,属于三鹿型产品。查禁低俗时,需要注意“三氯氰胺”的含量标准,不超标就可以了。
三、易文第三篇笔记
    【原文】雅与俗的关系,很微妙。什么是“雅”?什么是“俗”?这是文明时代才有的分野。野蛮时代的人,赤身裸体,茹毛饮血,火都不会用,衣服都没得穿,哪有什么“雅”可言?也就只有“俗”。但,也正因为“只有俗”,它就不能叫“俗”,只能叫做“真”。后来,人类进步了。物质变得丰富,精神也有了要求。衣食住行,都不同于野蛮时代。比方说,吃饭要用餐具,不能用手抓;公共场合要穿衣服,不能暴露“不雅之处”;老婆得“明媒正娶”,不能逮谁是谁,等等。说话,也有了禁忌,不能动“粗口”、说“赃话”。这些讲究,就叫“文明”,也叫“文雅”。特别讲究的,则叫“高雅”。相反,则叫“俗”。特别不讲究,就叫“低俗”。低俗,高雅,一高一低,就有了价值的判断──雅是好的,因为代表文明;俗是不好的,因为代表野蛮。于是,雅,就成为主流,成为方向。俗,则成了“上不了台面”的“狗肉包子”。这是许多人要假装“雅”,或包装“俗”的原因。
     可惜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雅,固然是文明的标志;俗,可是人类的原生态啊!在那里,有着生命的活力,人性的本真。野性尽灭,则血性无存。如果所有的“俗”都被我们“剿灭”,人类就会整体上“阳痿”。但如果不镇压野蛮,文明又如何体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雅与俗,就成了一对千百年来都撕扯不清的“矛盾”。
    【笔记】这是易先生关于雅和俗的见解,首先涉及到的是关于雅与俗的定义和关系。易先生关于雅俗的思考结果和他对雅俗的定义是连在一起的。放在文艺创作的范围内雅与俗并不特别难以理解,联系到世间百态,雅与俗也可以明显地分成两堆。但要准确地用文字表述、给出定义,找出二者的界限来却并不容易。在我看来,世间的俗就是指习俗、风俗,是人类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大众文化。而雅则是在俗的基础上又做了一次“深加工”,也是基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但这部分属于小众文化。所以,我不认为只有雅才代表文明,俗也不只是简单的一种原生态,俗也是一种文明一种进步,只不过形式浅直,易于大众接受罢了。以最简单的农村社火为例,如果单拿出其中的“秧歌”作为舞蹈对待,确实比较“原生态”,但如果你了解了整个“社火”的文化含义,你就知道了什么叫民俗文化了。再如杨丽萍搞得“云南映像”,是将这种民俗文化中的一个侧面经过了“深加工”,然后集中地展现了出来,是向“雅”发展了一步,虽然它已经失去了部分民俗的内容,但保留了其中的“符号”,她自己跳的“孔雀舞”就更向“雅”进化了,比起“云南映像”来又失去了更多的民俗内涵,虽然雅的程度不同,但放在大范围内还是做到了雅俗共赏,如果“孔雀舞”再往雅的方向走下去,把它身上的民族符号也去掉了,就走向了反面。我以为这就是由俗到雅的一个演变过程,是“曲高和寡”源头所在。“俗”字作形容词使用时只是普通、一般的意思,这时和雅是对应的,雅是不一般的、是精品,也注定是少数派。这也好比穿衣服,人类穿起衣服就已经是文明进步了,再对衣服的样式、风格根据个人、群体的用途、喜好作一番自我改造就有了雅的追求,甚至可以单独拿出来表演一番,但发展到脱离了服装的最基本符号,就变成了反面的东西。
    那么是不是还可以主动地“由雅到俗”呢?大概也不见得都能行得通的,有些东西从开始就是来源于小众的生活和需要,因为小众的强势地位在小范围内流行了一段时间,时过境迁有的成功“转型”了,大部分都夭折了。
    【原文】矛盾对立的双方,可以有三种关系:斗争、统一、转化。斗争最不可取。因为斗争的结果,是你死我活;前提,则是势不两立。问题是,雅与俗,并非水火难容。相反,雅,来自于俗。没有俗,就没有雅。
    【笔记】我们不去强迫易先生接受辩证唯物论,但矛盾双方的统一和转化是什么关系,还是要具体分析的,简单的理解,统一就是雅俗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平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当你变成我或者我变成你时,却是走向另外的两个极端,雅与俗作为一种文化(狭义)状态,如果出现了比“统一”更高层次的“转化”,那么必然是否定了这种文化形态,好比朱温杀净宦官并不是要清楚阉祸,而是为更迭政权扫除障碍是一样的。这种雅俗的“转化”只有两种结果,一味求雅,到极致而无再无手段,如让观众去听没有演奏的“音乐会”,或者一俗到底,退回到生活的原始状态,易先生特别看重这种原始状态的“真”,历史上固然有过吃饭、拉屎都是佛的说法,但你不能说每个人拉屎、吃饭都是在礼佛。追问到这里,易先生主观唯心论的面目就基本清楚了,他摒弃“斗争”的态度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没有斗争就不叫矛盾,也不可能达到统一。斗争并一概是易先生说的“你死我活”,会有多种的方式,比如易先生写的这篇文章也是斗争方式的一种,联系本篇文章的题目的前半句“舍得下一身剐”,我看易先生的斗争精神还是很饱满的。
    【原文】所以,雅与俗,不能势不两立,你死我活。应该怎样?和平共处。最简单的办法,是桥归桥,路归路;雅归雅,俗归俗;分类分级,雅俗并立。喜欢雅的,有交响乐可听;喜欢俗的,有二人转可看。你想再“俗”一点,还可以去看“成人片”(当然儿童不宜)。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就各位,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各享其乐。
    【笔记】这段原文前易先生还再一次论证了“斗争”是如何的不可取,所以在这里他顺势提出了一个“桥归桥、路归路”的处理办法,我以为他在这里混淆了两个不同性质的矛盾,一个是在文艺创作中作者的雅俗倾向,一个是受众对雅俗作品的选择。用受众选择上的“自由”来否定创作过程的“主动”,当然也就无需斗争了。但是,这个“自由选择”是假的,并不是事实,大家都是在被动地接受,正因如此,才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和不满,所以才要反三俗。
    【原文】(接前)为什么要这样?除了前面说过的种种原因,比如“无俗亦无雅”外,还因为“俗的需求”,也是一种基本人权。“俗人”也是人。所谓“仁者爱人”,难道只爱“雅人”,不爱“俗人”?那就不是真正的“仁者”。同样,只满足“雅人”的需要,不考虑“俗人”的需求,恐怕也未必是人民的政府。我说处理雅俗关系要有“大慈悲”,道理就在这里。
    【笔记】易先生的文章看似在保护俗,其实是在说处理雅俗要用“大慈悲”,只要有需求都是合理的,不要斗争,到这里已经比较清楚地表明了易先生对“反三俗”的基本态度了。
    【原文】雅俗共存的最佳状态,还不是“雅俗并立”,而是“雅俗共赏”。雅俗共赏的结果,是“雅人”和“俗人”都能得到满足。雅俗双方,也能得到“优势互补”──雅能因俗而生动鲜活,俗能因雅而脱胎换骨。这就不仅是“和平共处”,而且是“互利双赢”了。
    由此可见,矛盾对立的统一,比斗争好。但是,讲“统一”,不如讲“转化”。统一,可能是相互交融,也可能是相互妥协。妥协,可能是求同存异,也可能是各让一步。这就不怎么好说,也不如转化。其实,统一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它们相互依存──“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周易》的观点看,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用《老子》的话说,则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之祸所伏”。这就不但可以统一,而且可以转化,也必然会转化,即“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转化的结果,当然也有很多种。但最高境界,是“大雅若俗”。为什么是“大雅若俗”,不是“大俗若雅”?因为大雅若俗的“若”,是“像”;大俗若雅的“若”,是“装”。装成雅的样子,其实没变,还是俗,这就不是真正的转化,也很难成其为“大”。看起来像俗,其实是雅,俗才真正转化为雅,而且是“大雅”。为什么是“大雅”?因为它的内部,有一种否定和对抗的力量,这就是“俗”。没有这个“否定和对抗”,那就只是“小雅”(单纯的雅),充其量“中雅”(雅俗共赏)。有这个力量,又统一于“雅”,就是“否定之否定”,也是“高度的统一”,所以是“大雅”。
    【笔记】转化也应该是斗争的产物,易先生单独拿了出来,接着又给雅划分了三个等级,“大雅若俗”的境界为最高,前面已经提出来了,这部分算是补充论证,即用对雅的向往之力去“拉拢”俗对雅的对抗和否定(这是不是斗争呢?)之力,将俗统一于雅,以达到最高境界。在重新解读原文时,我用了 “拉拢”这样一个名声不太好的词汇,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易先生不提倡“斗争”,用“拉拢”似乎较为接近易先生的本意。那么这个“俗”怎么才能变成“若俗”呢?一是雅来拉拽一把,二是俗往前靠拢一步,或者反过来,总之是比较“友好”的方式。
    在下愚钝,在雅俗共赏以后再也想不出更高的境界了,尤其是这个“若俗”的大雅是怎么“大”的,实在没处安顿,是因为“若俗”才“大雅”?还是“大雅”必须“若俗”?“若俗”中的这个“俗”是不是也要分出个大中小号来?想不清楚!我并不反对“大雅如大俗”甚至“大俗即大雅”的说法,但都是放在对立统一的角度理解的,一部文艺作品统一于雅还是统一于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好说谁高谁低。一部作品艺术成就、境界、表现力等方面的高低在于批评的标准,如相声内容编排的再精致,形式决定了它必须统一于俗,芭蕾舞的再怎么生活化也必须统一于雅,这是由于不同艺术的特殊性决定的,雅俗不应该赋予高低上的分别。
    易先生从一开始就给雅俗安上不同的标签,雅代表文明,俗代表原生态,把生活中的文雅与粗俗等同于文艺作品中的高雅(严肃)与通俗,这容易引起混乱,相声是通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采用的最常见的“说话”形式,但相声的说话不能等同于生活中的说话,生活中的说话是为了表达、沟通生活中的事务或倾诉;相声舞台上的说话是为了取得舞台效果,表现相声作品的内容。不论是求雅还是通(动词)俗,都是在文艺创作这个范围内讨论的,郭德纲把相声拉回了剧场使得相声重新焕发的生命力,但要不要再进一步,到天桥去“撂地”呢?快板演员是不是要沿街乞讨才算返璞归真呢?反正我是觉得不可行。
    (艺术的感染力在于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接受者之间在具体的作品身上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沟通,但创作与欣赏却又不是完全为了做这种沟通,所谓“赏心”与“悦目”都是要有的,如果只为了沟通,作者直接告诉大家就行了,不需要借助任何艺术形式了。说到这里想起一件好玩的事来,文革中有一首“就是好”、现在有一首“好日子”,歌词堪称直接沟通的“双壁”)
    【原文】为什么只能是“俗转化为雅”,不能是“雅转化为俗”?因为雅是文明的标志。那么,既然已是“大雅”,为什么还要“若俗”?因为俗是人类的原生态。俗,才能回到“人性的本真”,也才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也只有“若俗”,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才最易于接受,易于传播。这就非有大慈悲和大智慧不可。有大慈悲和大智慧,才能叫做“大”。从中国的“四大名著”,到美国好莱坞的许多大片,都如此。
    【笔记】易先生的雅俗观,本质上还是瞧不起俗的,最高境界也只是个“若”字。四大名著是大雅若俗还是雅俗共赏不想在分别了,但许多美国大片的却是“大俗若雅”的代表。
    【原文】虽然从理论上讲,雅与俗,原本只是“形态”,至多不过“品位”。但在中国,却往往被理解为品德、品格、品质。所以,雅,是安全的,没准还有好处(因此要媚雅、装雅、附庸风雅)。俗,则是危险的,很可能被骂作“品质恶劣”、“格调低下”、“毒害青少年”。这就不但要有大慈悲和大智慧,还要有大勇敢,甚至要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正所谓:舍得一身剐,大俗成大雅!
    那么,勇气从哪里来?本真。俗而不真,是为“媚俗”;雅而不真,是为“媚雅”。这些,都是“小”。相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事实上,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以,大慈大悲才敢俗,大智大勇方能俗。只要本真,无论真俗还是真雅,都能“虽千万人吾往矣”。
    【笔记】雅俗之别在易先生定义为文野之分后,实际已经赋予了它的价值评判,这里又返回来说别人对雅俗的道德评价,雅的安全性不就是因为易先生自己说的代表文明吗?自己前后不一、逻辑混乱。我一直认为文艺中的雅俗不能等同于生活中的某些状态,有时甚至是相反的,也不把“三俗”当成通俗作品中专利,甚至认为反三俗应该从高雅作品开始,我想易先生不会不同意吧!易先生把俗的危险性归结为可能“被三俗”,作为一种善意的提示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只是因为“反三俗”中带了一个“俗”字就疑神疑鬼,大可不必,更没有必要“舍得一身剐”。
    文章读结尾处,忽然想起了易文第二篇在论述有没有“大俗若雅”时的话,他说:“我们可以说‘大奸似忠’(历代奸臣都这样),谁敢说‘大忠似奸’?”其实是有人敢说的,李鸿章、汪精卫都有人出来为之辩护,说他们有“以身饲虎”的精神和“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请注意!我不是说易先生有什么倾向,而是说——所谓的大慈悲、大勇气离开了世界观、价值观的判断是靠不住的。
    联系三篇文章,我认为易中天先生在“反三俗”中表现可以总结为:一、“反三俗”要去掉价值评判,二、不要怕被说成俗;三、反三俗的底线是 “桥归桥、路归路”,各取所需、互不干涉。
    对照自己对“三俗”的理解,也作得一偈曰:
    媚俗雅中贼,低庸属伪劣。
    偏离价值观,慈悲束手脚。
                                                          2010年9月20日记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发表于 2017-10-27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为雅?
发表于 2017-10-27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雅者,文雅也
发表于 2017-10-27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平之天上人间是俗的,农村用大粪浇菜是雅的;海南的海天盛宴是俗的,炼钢厂的流汗工人是雅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0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足迹刘叔 发表于 2017-10-27 13:12
北平之天上人间是俗的,农村用大粪浇菜是雅的;海南的海天盛宴是俗的,炼钢厂的流汗工人是雅的

刘叔早上好谢谢你的关注、赏读与点评  报告:今天徒步十二里半,阴,秋意越来越浓,一路桂花香,半路见枇杷花欲开也。祝君吉祥安康幸福

发表于 2017-10-3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好谢谢你的关注、赏读与点评   报告:今天徒步十二里,一路朝阳似火,照耀前行之路,路上有花香,有鸟鸣,有秋叶之美,有江山之丽。在单位食堂早餐时,与醴陵的汤哥哥共席,他老人家也喜爱林秃子,得一知音,幸甚。善哉善哉,祝君吉祥安康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078182 second(s), 31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