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280|回复: 37

[原创文学] [原创]刍议经久不衰的老电影经典插曲[配字组图收藏]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8-1-2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缘何老电影经典插曲经久不衰
       尽管近许多年以来我国拍了大量的影视剧,但其优秀上乘影视插曲以及片头片尾曲实属罕见,其不少音乐创作人与歌星大腕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生活,自我封闭在狭隘的追星娱乐圈里洋洋自得,自吹自擂,其大多数影视插曲摒弃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歌民族唱法,而是几乎采取千篇一律港澳台的通俗唱法、流行唱法甚至逐渐全盘西化,词无意境,歌不像歌,曲不像曲,近似说话,甚至阴阳怪气,靡靡之音,令人作呕,其不少低俗劣等影视插曲以及片头片尾曲已经被广大观众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
       事实上,令人难以忘怀、值得称赞的是:在毛泽东时代,暨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我国许多音乐创作者和演唱者长期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其应运而生的经典老电影红歌影视插曲以及片头片尾曲迄今仍持续经久不衰,反复火爆演绎;其言简意赅,悦耳动听,激昂抒情,通俗易记,几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人人会唱。诸如:《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柳堡的故事》插曲:“ 九九艳阳天”,《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海霞》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歌剧影片《江姐》插曲:“绣红旗”,舞剧影片《沂蒙颂》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这些经典老电影插曲主题鲜明,厚积薄发,寓乐于情,亲切感人,让广大观众听众们在欣赏音乐歌曲意境之中其精神情操得以升华,给人以信仰、启迪、鼓舞和力量。
       本人尤为喜欢阎维文、刘和刚、王宏伟、韩红、宋祖英、雷佳等军旅歌手演唱的经典老电影插曲,百听不厌,乐在其中。我国民歌民族唱法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艺术精品和无价隗宝,是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其演唱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音乐优美,情感质朴,成为国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亦成为许多街道、乡村、企业、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就连大妈们的广场舞都离不开那些老电影经典插曲。
       “只有具有华夏精粹民族特征的音乐歌曲才是具有永恒价值和世界性的。”由衷期盼我国音乐创作人、演唱者继承创新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歌民族唱法,深入体验群众生活,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在人民群众中吸取丰富的民族音乐养料,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新时代优秀民歌影视作品!以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1.jpg

已有 2 人评分红网币 收起 理由
大伪 + 30
虎山打虎 + 10 楼主有才,非常精彩的原创内容

总评分: 红网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


B2.jpg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发表于 2018-1-2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议一针见血,是难得的中肯的批评
发表于 2018-1-24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网前辈光临敝版请茶
发表于 2018-1-2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常来瞥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B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B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001pJOCNzy7hBHe07Hkda&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堡的故事》插曲:“ 九九艳阳天” B5.jpg
发表于 2018-1-25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色一瞥 于 2018-1-26 13:35 编辑

                                  [修改稿]刍议经久不衰的老电影经典插曲[配字组图收藏]
                                                 ——缘何老电影经典插曲经久不衰
      观察了许久,思考了许久,终于耐不住沉默和寂寞不得不有感而发,从而敲起宁静的键盘特作此感言拙文;为继承弘扬、光大提升我国民歌民族唱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精神食粮鼓与呼!一家之言,恐失偏颇,实乃善意也。欢迎网友们讨论、批评并赐教。
       尽管近许多年以来我国拍了大量的影视剧,但其优秀上乘影视插曲以及片头片尾曲实属罕见,其不少音乐创作人与歌星大腕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生活,自我封闭在狭隘的追星娱乐圈里洋洋自得,自吹自擂,其大多数影视插曲摒弃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歌民族唱法, 而是几乎采取千篇一律港澳的通俗唱法、流行唱法甚至逐渐全盘西化,词无意境,歌不像歌,曲不像曲,近似说话,甚至阴阳怪气,靡靡之音,令人作呕,其不少低俗劣等影视插曲以及片头片尾曲已经被广大观众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
       事实上,令人难以忘怀、值得称赞的是:在毛泽东时代,暨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我国许多音乐创作者和演唱者长期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其应运而生的经典老电影红歌影视插曲以及片头片尾曲迄今仍持续经久不衰,反复火爆演绎;其言简意赅,悦耳动听,激昂抒情,通俗易记,几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人人会唱。诸如:《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柳堡的故事》插曲:“ 九九艳阳天”,《侦察兵》插曲:“蒙山巍巍碧水长”,《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海霞》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歌剧影片《江姐》插曲:“绣红旗”,舞剧影片《沂蒙颂》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这些经典老电影插曲主题鲜明,厚积薄发,寓乐于情,亲切感人,让广大观众听众们在欣赏音乐歌曲意境之中其精神情操得以升华,给人以信仰、启迪、鼓舞和力量。
       本人认为老电影经典插曲至少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精气神、讴歌理想信念具有凝聚力;二是接地气、源于百姓生活具有亲和力;三是民族性、提炼民间音乐具有感染力。此乃这些老电影经典插曲其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百姓传颂、百听不厌、乐在其中之秘诀与动力之所在,也是诸如阎维文、刘和刚、王宏伟、韩红、宋祖英、雷佳等弘扬光大民歌民族唱法的一些军旅歌手受到广大观众听众喜爱的缘由之所在,亦是那些追随港澳化甚至逐渐全盘西化摇滚乐的其他音乐歌曲所无法比拟的,其后者在前者面前是多么的低劣渺小和无地自容!
      我国优秀民歌民族唱法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艺术精品和无价璀宝,是华夏子孙民族音乐的自豪与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其演唱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音乐优美,情感质朴,成为国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亦成为许多街道、乡村、企业、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就连大妈们的广场舞都离不开那些老电影经典插曲。
      “只有具有华夏精粹民族特征的音乐歌曲才是具有永恒价值和世界性的。”由衷期盼我国音乐创作人、演唱者继承创新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歌民族唱法,深入体验群众生活,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在人民群众中吸取丰富的民族音乐养料,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新时代优秀民歌影视作品!以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说明:此贴划红线部分为本文修改增加部分。
92b1OOOPICb2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发表于 2018-1-2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特点 就是  正能量 !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侦察兵》插曲:“蒙山巍巍碧水长”
B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


B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


B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色一瞥 于 2018-1-29 12:46 编辑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插曲 :“驼铃”[送战友]
73a1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插曲 :“驼铃”[送战友]

7438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色一瞥 于 2018-1-30 10:29 编辑

[size=18.6667px]《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001pJOCNzy7hL57XqUy52&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8.6667px]《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怀念战友”
B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此贴本段修改如下 [新增了几首歌曲并再制作相应图片]:
       事实上,令人难以忘怀、值得称赞的是:在毛泽东时代,暨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我国许多音乐创作者和演唱者长期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其应运而生的经典老电影红歌影视插曲以及片头片尾曲迄今仍持续经久不衰,反复火爆演绎;其言简意赅,悦耳动听,激昂抒情,通俗易记,几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人人会唱。诸如:《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柳堡的故事》插曲:“ 九九艳阳天”,《侦察兵》插曲:“蒙山巍巍碧水长”,《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怀念战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珊瑚》插曲:“珊瑚颂”,《海霞》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戴手铐的旅客》插曲 :“驼铃”[送战友],《南海风云》插曲:“西沙 我可爱的家乡”,歌剧影片《江姐》插曲:“绣红旗”,舞剧影片《沂蒙颂》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这些经典老电影插曲主题鲜明,厚积薄发,寓乐于情,亲切感人,让广大观众听众们在欣赏音乐歌曲意境之中其精神情操得以升华,给人以信仰、启迪、鼓舞和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118571 second(s), 66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