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516|回复: 9

[寻景记] “湘潭易俗河义井刘氏”会是刘强东家所要找的支族本家吗?(4/5)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8-2-5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湘潭山人2 于 2018-2-5 12:33 编辑

“湘潭易俗河义井刘氏”会是刘强东家所要找的支族本家吗?(4/5)
   
     这是第四帖了,上次提到、湘潭易俗河水竹湾刘氏开派始祖是答海公,明永乐二年(1404)命为昭毅大将军,明朝的昭毅大将军为朝廷四品官职,这个官位已经很高了。水竹湾刘氏有六百多年历史,湘潭有许多支脉的、所以最早可能为刘强东家的本族。

    然而易俗河还有年代更久远的刘氏宗族、比如“易俗河㠖井刘氏 ”。 㠖即义的繁体字。
      
    㠖井古街就是现在的县级文保单位“古砚井”的砚井路一块。乾隆湘潭县志的古迹篇中有文:
      “㠖井在下摄镇官路之侧有石四一其上镌“咸淳庚午季冬韦仁甫重修十一字泉水清冽行人利之”

      “有石四”,就是一种宽厚古朴的井石栏板吧,至今还能看到三块呢。
     “一其上镌“咸淳庚午季冬韦仁甫重修 十一字”现在还能清晰的看到这古朴的字。
         
       咸淳庚午是哪一年呢?    即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的呢。

       这砚井是1986年确定的县级文保,三十多年过去了、尼玛怎么还没升级。

       现在在湘潭哪里还能见到比这年代1271年更久的石刻吗?大家找一找。
       湘潭现在在哪里还能见到比这年代宋朝更久的古迹吗?大家说一说。
       要不,韦仁甫,韦仁甫、你出来说说吧?

         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的古井重修,加围上了古朴的石井栏,那么这古井的年代多久了呢?
   
       五代的路振在此洗过笔砚,唐朝天宝八年(749年)在此设置湘潭县治,紧靠渡口的这老街就已经有了、、、、、那个朝代、三义井没有、老县城没有、大埠桥没有、老湘潭还只才有、杜甫在这里写过“、、、、、、终是老湘潭”。

一千多年的古井--砚井.jpg
DSCN9857_看图王(1).jpg
复件 复件 DSCN9858_看图王.JPG
复件 (2) DSCN9864_看图王(1).JPG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潭山人2 于 2018-2-5 12:33 编辑

        一闹腾又扯远了、说说这砚井古街上做生意的吧。既然有“义井刘氏”这个宗族,那么刘姓在这古街上做生意繁衍生息肯定太久太久了。

        这砚井古街是中国南北大通道的古驿道、从北方京城经长沙府、衡州府到西南数十郡州,都得从这里过。街民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衰落、六十年代又下放农村,老街民都很少了,一路找呀找的,难见人影,好不容易进屋找到老人,尽管都笑眯眯的、有的耳背了有的口齿不清了。,记得以前访过一个近九十的刘姓老人、再找去有人说已经不在了。

      往两边找、这里都是菜农拆迁区。终于找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
     
   “请问老人家,你们队上组上有姓刘的人家吗?”
“这里刘姓的并不多,只两户,有一个叫刘志林的、、、“
“他家住哪里?多少年纪了?能找到人吗?”
“如果在世的话、应该有七十多岁了”

    “、、、、、、还有一户姓刘的人家呢?”
“还有一个八十多的叫刘义祥的、、、、、、”
“他家在哪里?”
“他家里是做大生意的、早就和崽一起搬到外面去住了、没有回来过。”
、、、、、、

       难得打字呢。再查鄢老编著的《湘潭姓氏源流》,书中湘潭刘氏宗族的两百多堂号中,教化堂号是最多的、其中有一个叫“敬爱堂”的,这不就是俺抢救下来的那块石界的“敬爱堂界”吗?就在这砚井附近。

       当时俺硬是用肉手十指在挖掘机的铁爪下又是翻又是掀的,将界碑救到了一个安全角落。

       这周围是“义井刘氏”的“敬爱堂”?

DSCN9708_看图王.jpg
P1130367_看图王(1).JPG
P1130367_看图王.jpg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潭山人2 于 2018-2-5 11:36 编辑

      这周围是“义井刘氏”的“敬爱堂”?

       那么有可能在灵官庙重建刻下捐款的、有可能在水府殿重修留下名号的。找呀找、转呀转,一无所获。

       在一处垃圾堆旁边无意中看见有几块碎碎的祁阳石,翻过来,擦一擦,拼凑一下残处,,天哪,“敬爱堂”三字赫然在目。

     推测这个厚厚的祁阳石碑肯定很大很大,这一点点的残碑碎角,就显示着砚井附近的“城塘”水利修缮,应水田共有296亩,敬爱堂占了100亩,就是说易俗河河边的田土,刘氏祠堂敬爱堂的祠堂公田占三分之一多。这个刘氏祠堂够早够大的。

      请问残碑呀,你这是哪一朝哪一代哪一年的?

P1120771.JPG
P1120794_看图王.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潭山人2 于 2018-2-5 20:36 编辑

        义井刘氏的迁始祖是仲贤公,那么这“仲贤堂”与记忆中的“钟灵堂”音非常相似吧。由于年代久远,仲贤堂的分派支脉应该有数十之多,要找具体的一个支脉的族谱实在太难太难。

       砚井古街是千年古驿道古渡口、曾经铺面商业很繁荣的有钱人比较多,土改时许多商铺房产是被没收征收了的、许多后来都成了手工业合作社的作坊,最后归到供销社名下。

       五十年代资本家小商业手工业或集体化或公私合营,地方上一些有钱人会因小人小鞋受气受排挤而出走,那个年代离乡背井不妨是明智的选择、可以迁徙也是一条出路。五八年以后人人户籍化了就走不了了,就成了植物了。
   
      又说多了难打字呀。接着转呀转、找呀找、、、找呀找、转呀转、、、

       这不,又找到三个更大的字——“敬爱堂”、、、、、、
     
       这有年代的、是光绪五年的(1879年),刘强东的祖先能记得一点点吗?
(207.6 KB, 下载次数: 0)




发表于 2018-2-5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考古好帖!慢慢欣赏,细细品味!
发表于 2018-2-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俗河的古迹还不少哈~
发表于 2018-2-7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人老先生脚踏实地,孜孜以求,真不简单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大哥0 发表于 2018-2-5 23:08
深度考古好帖!慢慢欣赏,细细品味!

钟灵堂刘氏可能只是分派不久的支脉、那个年代支族人口不太多的话、支谱只有十几页、不足以印刷、可能只有手抄本。所以在寻找支谱无望的情况下,可以认定曾经是湘潭县治唯一主街上的砚井刘氏为本族是可以的。


       在刘氏“敬爱堂”前写好祭祀封子、两支烛、三柱香,就可为祖先灵魂落叶归根、了却心愿、简单实用。


     俺已经找到敬爱堂了、这里就是数百年的刘氏祠堂。这里曾经是最早的湘潭县治、比老湘潭县城还要早了近三百年。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廓斐 发表于 2018-2-6 21:37
易俗河的古迹还不少哈~

   表面上看几乎没有什么了,细细寻找还是有许多蛛丝马迹的。


没有人把这里认定为千年前的一处县治,没人关心的。
发表于 2018-2-1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湘潭山人2 发表于 2018-2-7 19:48
表面上看几乎没有什么了,细细寻找还是有许多蛛丝马迹的。

谢谢山人挖掘易俗河历史~
发表于 2018-12-3 20:06 来自红网论坛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散去十五都东坝,义井刘氏光字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087431 second(s), 39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