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 发表于 2017-8-13 03:03

社会是一本大书,国防科大电子对抗学院的学员们这样品读……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一个多世纪前,伟人毛泽东这样评价向社会求学的意义。今年暑假,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开展了学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看看他们从社会这本大书里学到了什么?

  拿着一支笔、一个本子、一台相机,学员徐子文和同学一道在江西南昌街头这样走了3天。3天里,他们从大街小巷的革命遗址中寻找力量,从老人们口口相传的革命故事中寻找感动,并将这些见闻记录了下来。  和徐子文一样,在祖国的天南地北同样活跃着一群群这样的身影,他们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学员们。根据暑期工作安排,该院组织近千名学员分成多个实践小组,去往革命故地、去往村落远山,在社会这本“无字”的大书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在节日的欢庆中,他们读懂了过去与现在  8月1日深夜,徐子文久久不能入睡,他的脑海里不断回闪着南昌街头欢庆建军90周年的一幕幕场景:军歌唱响英雄城,无论是大街边的店铺音响里,还是小巷里的人们口中,传来的都是阵阵军歌声;在修缮一新的军事主题公园、建军雕塑广场,参观者络绎不绝,不少大人领着孩子边走边讲,家长讲得动情,孩子听得入神……  在热烈的节日欢庆氛围中,徐子文的脑海冷不丁冒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90年前的那群人至今仍然被人铭记、传唱?当第二天走进八一起义纪念馆时,他们找到了答案。
参观革命旧址
  一幕幕战斗的场景、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信件,让学员们感到那段远去的岁月似乎都活了起来,曾经发生的人和事,就这么清晰地站在了眼前。跟随人流一路走过,学员们仿佛明白了那个年代的先烈们怀着怎样的信念打响了人民军队的第一枪。“因为有了党的领导,有了为后来人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信念,才有了南昌城头的第一枪。”在纪念馆工作了30年的陈列室主任肖燕燕回答了学员们的疑问。她的声音并不高,但一字字砸在了大家的心头,架起了一座横贯90年岁月更迭的心灵之桥。
九江抗洪纪念馆内的文物
  同样找到答案的还有140公里外的顾晏琦,他与同学们一道来到九江市武宁县月田村耿金仓老人家中。说起98抗洪时的故事,老人眼含泪花:“90年代的兵能打仗,能吃苦!有个小兄弟头天还跟我们一起堵水,第二天跟船出去就再也没回来了,他是为了老百姓送的命啊!”
采访98年洪灾亲历者  听完了老人的讲述,顾晏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的手上,我们这一代军人能不能做到像耿老说的那样能打仗、能吃苦?”回想起学校的点滴,他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每一个学员都不是等待装满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炬。社会教育就像是一个火种,让学员在见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谈及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初衷,该院沈千红政委这样说道。
在烈士的英灵前,他们读懂了信念与坚守   在学员夏毓萍的心里一直有个念头:去金寨看一看。大一刚入学的教育课上,他就听说了金寨革命老区无名烈士墓的故事。“我想去看一看,看一看究竟是什么让一批批先烈们不惜生死、不留姓名也要追随革命?是什么让一代代老区人民日夜凝望,守护烈士的英灵?”
红军纪念堂  7月27日上午,当他与同学们一行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时,纪念堂大厅雕塑前的一幕让他们坚信自己来对了地方。一本硕大的红军英名录呈不对称展开,厚的部分大约是薄的9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象征着金寨10万多牺牲的英雄儿女中,有名有姓的烈士1万1千多人,还有9万多人是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无名英雄。无声的大书静静摊开,像一把利刃扎进了学员们的心头。
无声的大书,有形的诉说
  为了找寻无名烈士墓,小组成员们通过多方打听,乘车来到百余公里外的金寨县长岭乡乌凤沟。大山深处的山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蜿蜒崎岖,但学员们走得很小心,甚至连交谈的声音都刻意地压低了许多。“这里长眠着600多名无名烈士,一想到这些,大家的心情都会有些肃穆。”夏毓萍这样解释当时的表现。
苍翠山林中的无名烈士墓
  在大山环抱的半山腰,学员们终于找到了那座无名烈士墓和坚持了4代83年守墓的郑姓农户。烈士墓被修缮一新,可墓碑上仍然寻不见名录,守灵老人也已经是两鬓斑白。坐在崇山峻岭之中,望着眼前苍翠的林海,耳旁是老人有些哽咽的讲述,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场的每一名学员都找到了来时要寻找的答案。  “因为信念,先烈们才会除了革命一无所求、为了革命一无所惜;因为信念,后来人才会踏上前人足迹,世世代代不离不弃。”在采访本上,夏毓萍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在远山的笑容里,他们读懂了温暖和希望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摄影的力量。”学员王小琦翻开相机和手机里这些天拍过的照片,深有感触地说。  与其余同学不同,他是步行了3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贵州瓮安县西沙村。进村之后的景象刷新了他对贫瘠土地的认知: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小学教室——只剩下门框的几间平房,有的家庭除了15瓦的电灯,没有任何电器,一个孩子的生日愿望是想要一本《安徒生童话》。村里只剩下老人、孩子和极少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成年人为求生计都出去打工了。
破败不堪的校舍让人揪心
  “刚去的时候特别不自在,不是因为环境苦,而是跟他们比起来,自己平时生活太优越了,有种负罪感。”王小琦这样形容刚去时的感受。  但很快,这样的感觉就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他用带去的相机为老人和孩子们捕捉动人的瞬间,然后再走出大山把照片洗出来送给乡亲们。当看到人们拿到照片时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王小琦心里特别充实。“我从来没有想过一张照片可以给那些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换来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让王小琦印象最深的,是课间的一次游戏中,一个孩子告诉他:“我把你给我和爸爸妈妈拍的照片压在箱子底下,过几天他们就要出去打工了,我想他们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当时的他,眼泪止不住的掉了下来。他想到了自己,手机里面有多少张照片是亲人的?连吃个饭都要拍照发朋友圈的自己,又曾多少次把镜头对准身边最亲的人?  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他也被远山的人们温暖和触动,收获了心灵的成长。回到家中,王小琦和爸爸妈妈一道,认认真真地拍了一张全家福。
尾 声  夏日的深夜,教导员周兵的手机还在亮着微光。微信群里,学员们仍在交流着白天的见闻。在一行行跳动的文字和图片中,他分明看见,一个个火热的青春正在被信念点燃,一颗颗温暖的心正在悄然绽放。

吴止境 发表于 2018-1-3 11:46

以前都是看到的说兵哥哥,这里看到了一幅兵弟弟。。。{:11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会是一本大书,国防科大电子对抗学院的学员们这样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