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401|回复: 12

无数的童年记忆和难言心思躲藏在山里,有多少细密的思想,便有多少蒸发的记忆‖下角砠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7-3-2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名人堂 于 2017-3-24 20:46 编辑
下角砠.jpg
下 角 砠
※※※※※※※※※※※※※
作  者 刘  铭
☆☆☆

上水井对面有座山,我不知道是叫下墎梼、下谷畴、还是叫下脚愁,问了上水井在世的老人家,谁都讲不出是哪三个字。还是堂弟辉辉僚子告诉我,应该叫“下角砠”。村寨里别的兄弟姐妹大都跟我一样认为,这应该是比较标准的叫法。因为我相信辉辉的学识,从字面来分析也是合理的。下角砠位于上水井的前右角,中间隔着一片稻田,而“砠”字从石从且,“石”指大石块、石山,“且”指“加力”、“使劲”。“石”与“且”联合起来表示“需要加一把力才能翻越的石山,本义为路途上的石头障碍物。【尔雅•释山】就有“土戴石为砠”的解释。只不过上水井的祖祖辈辈把这个本应读“jū”的字读成了“chóu”字音。上水井四周都是山,很多山的名字只有叫法却没有文字记载。

   从家的窗户望去,看见的是下角砠,走出家门,第一眼看见的也是下角砠。夏天的急雨走了,下角砠像一幅苍翠的水墨丹青,朦胧淡雅的云雾,薄纱般在山头袅袅飘忽,云卷云舒,演绎出“白云出岫本无心”的仙姿秀色。清冷的风霜来过,满山朴素的灌木红彤彤的炫耀了起来,一贯不安分的枫树金色带红的也跟着张扬了起来。有几片调皮的枫叶,借着风势,便拼命地往高空飞去,活脱脱就是一只鸟。风停了,它疾驰地栽入稻田,然后慢慢腐烂,成为稻谷的营养品。或许某一个冬天,看下角砠的视觉有些厌倦了,下角砠便陡然换上洁白的服装,把一树树玉树琼花给你,把一份份彻骨的清爽给你。


1_副本.jpg

小时候看下角砠,觉得山体很高很大。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就是从下角砠右边的山坳里透过来的。他首先把下角砠右边的山体照亮,然后就来照我家的房子。此时便会响起母亲的喊声:“奶崽痞耶——,日头晒屁股了,怎么还不起来?”我睡在楼上的窗户旁,日头总是毫不吝啬地照我的屁股,暖洋洋的,真不舍得起床。可隔壁家的堂哥已经把牛牵在了手上,牛的一声声大叫,不得不逼着你翻身下床,然后磨镰刀、挑上竹筐,去牛栏里牵上那头永远也吃不饱的老水牛放牛割草去。

   石头是下角砠的骨头,下角砠就是用大大小小的风骨堆积起来的。石头与石头之间有不多的黑土,像农家肥样的黑色,滋养着一丛丛的灌木在石缝中疯长。偶尔可见一蓬蓬小竹子,春雨过后,它的周围会冒出一根根粗壮的竹笋。春雷过后,一夜之间,你会发现雷公在岩石上拉了一堆堆的屎,我们叫它“雷公屎”,也叫它雷公菌,很多地方叫它“石木耳”或“岩耳”。岩石上的“雷公屎”多得可以用手捧,装进竹筐带回家,用井水洗一洗泡一泡,便可以做一顿丰盛的美食。竹笋炒雷公菌是难忘的山珍美味。下角砠右侧有一条小径,它就像这座山的血脉,盘旋回绕,通达山顶。山的顶部有一块巨大而平坦的青石,被一颗巨大如伞状的松树笼罩着,我们在上面坐着歇息也可以躺着睡觉,小时候我们在那石块上玩过纸牌,玩过石子,也跳过橡皮筋。如果兴致很浓,你张开双臂,面对朝阳贪婪地吮吸一下朝雾微岚,然后让你的耳鼓灌满鸟儿清脆的长鸣,驻足张望,就可以俯瞰整个上水井,看男耕女织的场景,看四周拱拥的群山,看脚下稻浪滚滚。无数的童年记忆和无数的难言心思躲藏在山里,有多少细密如水气与雾露的思想,便有多少灿烂阳光的照耀和蒸发的记忆。


IMG_1298.JPG

面对上水井的方向,有一个岩洞,岩洞前是一棵要十来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它遮住了岩洞的洞口,如果不到跟前,谁也发现不了原来这里还有个洞。我忘记了是一棵古樟树还是枫树,枫树是落叶的,我的记忆里这棵树四季常青,常年遮天蔽日,它应该是棵古樟树。这棵树的树干是空的,里面可以躲雨也可以乘凉。不知是哪一年,这棵树被雷电击中,轰然倒塌,从此,上水井的后代再也见不着这棵古树了。古树是我心中一个血痂,每次回老家,见不着那棵树,心里总有些失落的感觉。在我眼里,下角砠像一位无法老去的老人,从古到今,他从不休眠地盯着上水井的变迁。

   小时候,除非有大人的陪同或者有一群小伙伴在,否则打死我也万万不敢一个人去下角砠那个岩洞附近的。听孝次伯公说,岩洞中有一条身长数百米比人身体还粗的巨蟒盘踞其中,一对绿色的眼睛总是阴森森地盯着洞口,他小时候就遇见过,被吓得屁滚尿流、魂不附体。放养在稻田中的鸭子经常不见踪影,就是被蟒蛇吃了。我母亲说得更加神乎其神,说她小时候,有一天,这条蛇到下水井村去偷鸡吃,头已经到了村口,而尾巴还在洞口,她亲眼所见,还从蛇的中间跨了过去。她还听老白人(指去世的老人))说,很久以前,这条蟒蛇还吃过一头老牛,吃过数头猪。每每听到这些,我都毛骨悚然。夜里也常常做梦,梦见蛇要吃我,惊醒后,发现裤裆湿漉漉的,一股的尿骚味,嘿,羞不羞——又尿床了。


IMG_1317.JPG


略大一点,发现那个岩洞其实并不像大人说的那样恐怖。耳朵里听见的又是另一种说法,说是走日本那年,这个岩洞躲藏过一小股军队,不知是国名党还是共产党,躲了几天,等大队的日本人过去后他们就撤走了。据说,我的爷爷就是那几天被日本人抓去的,而洞内的蟒蛇也被军队的人用枪打死了,后来村里的人还在洞里发现不少弹壳,我七叔手中玩的那几粒弹壳,就是从洞里捡来的。这些话,倒不像是假话,因为我见过七叔玩的弹壳。

   既然洞内没有了蟒蛇,便约一帮子小伙伴去洞内玩。洞口在半山腰上,从山脚到洞口是没有路的,需要一层一层爬过乱石坡。爬山的过程中,会冷不丁的在石头上或者从石缝里爬出一条“千脚虫”;“千脚虫”又称千足虫,草鞋虫;这种虫头上长有一对粗短的触角,躯干由许多体节构成,多的可达几百节;看见那不断蠕动的数不清的脚还有那红黑发亮的身子,缓缓的往你身边移来,不禁使人全身汗毛竖起,接着便会冒起全身的鸡皮疙瘩。千脚虫喜欢群居,发现一只,跟在它后面或许有几只甚至有十几只,它身体分泌出一种毒臭液,气味难闻极了,恶心得要吐。
   爬过这段乱石坡,便到了洞口,还未入洞,便惊起了洞内的蝙蝠,起先是几只,往洞内再移几步,数不胜数的蝙蝠都会惊起,黑漆漆一片嗖嗖的从头顶飞过。在我们农村,蝙蝠是常见的动物,家里泥砖墙的缝里也经常有这种动物躲藏,因此,所有人都不觉得可怕。蝙蝠不是鸟类,却能飞,据说,蝙蝠是唯一能振翅飞翔的哺乳动物。

IMG_1324.JPG

待一切都安静下来,再往前走,天然造化的钟乳石景观便会向你迎面扑来。石柱、石笋、石瀑……造型奇特,呈现出不同的神韵和精致。石尖上有水珠滴落下来,滴答、滴答,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像弹着古老的谣曲,时而悠扬,时而消沉,为固守千年的沉寂抒发着心中的感慨。第一层的岩洞不大,周围的石壁像一面断墙,高有好几丈,墙面光滑且湿润,石壁上方,可以看见另一个岩洞口子,我们曾试着往上爬,但由于太滑,爬不过一米,便摔跌下来。看来没有专门的特殊的攀爬工具,是无法爬到另一个岩洞入口的。村里的大人说,就是在这层岩洞里,有老白人在里面藏了很多宝贝,村寨里一代接一代都有人试图爬上去,都是无功而返。大人们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这帮“小奶崽”(指小孩)。这个传说一直就这么传着,谁也没有去解开,以至于到了我爷爷去世后,才有人说,这个洞只有我爷爷年轻时上去过,爷爷并没有取走里面的宝贝,反而把自己生前收藏的上百个“袁大头”也藏进了岩洞。

   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爷爷有“袁大头”是爷爷自己说的,爷爷不到七十岁时就曾无数次有意无意的透露自己收藏了上百个“袁大头”,爷爷曾拿着一个“光洋”要我辨认过真伪。我说,我辨认不出。爷爷说,他曾卖了好几个,是文物贩子收去了,一个“光洋”就卖了几百人民币。爷爷很“诡”,问他有多少藏在什么地方,他总是说,不少,藏在一个谁也找不着的地方。爷爷似乎把手上有“袁大头”的说法有意的让所有人都相信是事实。爷爷去世后,几个叔叔曾讨论爷爷的“袁大头”是否作为爷爷的遗产由七个兄弟每家每户分几个,可翻遍了爷爷所有能藏东西的地方,都没有发现“袁大头”的存在。爷爷去世十来年,“袁大头”成了一个谜。假如爷爷的“袁大头”真的藏进了岩洞,倒是一件好事,也许将来会演变成一段有声有色的传奇,让后人永远的记住爷爷,这有可能就是爷爷编造有“袁大头”的目的。


IMG_1301.JPG


或许,下角砠所有的故事都不仅仅是有声有色的传奇,或许,那根本就是美丽而神奇的一种虚拟。美丽的,让人们怀疑它的真实;离奇的,让你觉得它本来就是一个传说,一个传奇。当你无法说得明白的时候,干脆就把自己也放在这小山中,一起当作一个神话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一切虚幻的存在,只是为我们的后代增添一些谈资,增添一些神秘罢了。但雷打不动的事实就是:下角砠是一个活生生真实的存在。真实地养育了灵秀的人们,真实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水井人不断奋斗的历史。

   下角砠在我的记忆里,野花编织着明媚春光,云影采撷着夏日荫凉,红叶编织着秋霜白露,寒风覆盖着丰年瑞雪。上水井是属于大山的,是山赋予了上水井一颗颗美好的灵魂,是山给上水井的风骨造就一种坚强的性格;上水井也是属于田野的,是田野给予了上水井一大又一代的丰衣足食,是田野养育了上水井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天早晨,爷爷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乡亲们便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进一幅幅充满希望的风景里;每天黄昏,我喜欢听乡亲们锄锹磕碰青石板的声音,这清脆悦耳的声音惊醒了星星,惊起了月亮,于是我们踩着黄昏的脚步,踏着音乐的节奏,在欢声笑语中回归。

IMG_1362.JPG

IMG_1338.JPG

IMG_1297.JPG

18aa00024eacdb2e6f46.jpg

T20vZQXhXaXXXXXXXX_!!498454475.jpg

IMG_5303.JPG

0.jpg



发表于 2017-3-2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角砠,定格了楼主最美好的童年时光。文笔细腻优美,素材杂而不乱,感情浓郁充沛。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发表于 2017-3-25 09:39 来自红网论坛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时光最美好,童年记忆最温馨
发表于 2017-3-27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就是高手,图文俱佳!
发表于 2017-3-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铭导,不得不佩服你呀,总是洋洋洒洒一大篇,欣赏了。
发表于 2017-3-2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欧阳杏蓬之风格矣
发表于 2017-3-2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就是高手,图文俱佳!
发表于 2017-3-28 15:54 来自红网论坛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经历,现代的回忆,楼主图文并茂,好帖,
发表于 2017-3-29 02:16 来自红网论坛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文章
发表于 2017-3-30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捧读大作。可喜可贺!我今天也来奏个热闹,并新老朋友好!


u=3219777706,2546474305&fm=21&gp=0.jpg
发表于 2017-7-2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学习
发表于 2021-8-28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缅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107593 second(s), 39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