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294|回复: 11

刷屏潮频现:集体狂欢还是个体沉默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7-11-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麦当劳更名“金拱门”“左右脑年龄测试”等话题在朋友圈刷屏。不妨回顾朋友圈空间,从“罗一笑事件”的病毒式传播到各种小测试小范围霸屏。朋友圈的刷屏成本越来越低,公众也开始陷入“刷屏潮”中,乐此不疲。

  反观刷屏内容,其往往成为一种“社交货币”,让传播者通过传播该内容,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拿“麦当劳更名”来说,转发者除了认为此事件有趣,也或多或少带有“我在关注最新热点”的隐性信息传达。除此之外,刷屏内容互动性渐强,参与者不愿疏远“朋友圈”而让自己显得高冷,也是一大诱因。

  朋友圈刷屏,表面上看,是大众在私人社交空间对热点事件的追踪或是跟风娱乐,是朋友之间共同话题、共同趣味的“狂欢”,更是认同心理在作祟。朋友圈看似是私人领域,但随着社交圈的扩大,越来越多“点赞之交”安静地躺在列表里,已经成了半开放的工作、生活混杂的社交空间。然而,圈子的扩大并没有带来更多观点交锋。“点赞之交”或是“上下级”等关系反而成为发表自己观点的阻碍与限制。人们热衷于抓住一些有趣好玩的热点来显示自己的对生活与社交圈的高融合,下意识避开一些“敏感”话题观点的表达。因此,当“左右脑年龄测试”刷屏朋友圈,虽然其实际上是伪科学愚弄大众,但很少有人在意它的科学性。

  无论是过去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还是当今新媒体纵横的时代,“意见领袖”(能够非正式地影响别人的态度或者一定程度上改变别人行为的个人)始终都存在于各个社群、各个言论空间。朋友圈的刷屏,往往也跟随者“意见领袖”的脚步,而持异见者则面临诸多辖制,选择默不作声。而事实上,当人们持有不同意见时,为了获得群体认同,反而会进行一种自我说服,去改变原有观点。当难以说服时,也会选择折中妥协的方式,跟风发朋友圈,推动“刷屏潮”的形成。将真实观点或原有的判断按下不表,这其实也算是一种“沉默”。

  面对一波波“刷屏潮”,“刷”还是“不刷”取决于个人选择,但如何在浪潮中站稳脚跟、守住本心都是我们在任何一处舆论空间发声时应该思考的问题。集体的狂欢带来的也只是表面上的融入与短暂的娱乐,真正获得认可的,仍然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思想光辉与人间真情。

  文/索士心(苏州大学)


发表于 2017-11-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发表于 2017-11-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1-1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深入,论说集中,但学术味太浓,显得有些抽象,标题也不够明晰。“跟随者意见领袖的脚步”句中,“者”应为“着”。8.6分
发表于 2017-11-12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能运用传播学相关知识来论述分析现象,讨论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深层次心理原因,行文流畅,逻辑清晰。但有些概念显得有些强行套用,有炫技之嫌,评论更应该追求话语的平实和易懂性。瑕不掩瑜,8.5分
发表于 2017-11-12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刷屏现象,评论选取心理学解释的角度立意,比较新颖,但文章标题和结论不太契合,8.5分
发表于 2017-11-12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1-1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与正文的连接性不足,但作者能够运用心理学及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反思刷屏潮,有一定的思考性。8.8分
发表于 2017-11-21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1-2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1-2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1-2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089356 second(s), 78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