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882|回复: 1

[印象·中南] 中南人物 | 以学术为业 ——记曾钊新先生二三事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7-12-25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webp.jpg

曾钊新: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在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两个领域的开拓者。在人的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领域都有突出成果。
曾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湖南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南工业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人性论》、《道德心理论》、《道德与心理》、《道德心理学引论》等。

     我和曾钊新先生相识,从初次懵懵懂懂地拜访,到后来成为他的学生,再到成为同事,不知不觉已经超过二十年了。尽管曾老师退休多年,但是由于学术关系,我经常去拜访他,向他请教有关问题,同时也汇报自己的学术研究进展。我和曾老师的交往平淡,但平淡中总有浓浓的师生情谊,我能感受到他对我的欣赏、爱护和期待,而我对他始终怀着崇拜和感恩。      

初识曾师

       1994年上半年,我在湖南教育学院进修,偶然中在图书馆借到了曾钊新老师的《人性论》,对其中的很多观点深以为然,一直期待着有机会能见到他,随后不久我了解到曾老师就在隔壁的中南工业大学任教。一天上午,我贸然跑到中南工大的管理楼四楼,在伦理学研究所简陋的办公室见到了一位悠然儒雅的长者,我一问,果然是曾钊新教授。我简单地向曾老师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他问了我的一些基本情况。我告诉他自己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师生,成绩不错,现在湖南教育学院脱产进修教育管理本科,希望报考他的研究生。至今,我还记得曾老师平淡的欢迎和不失时机的鼓励,同时也表达了他的些许遗憾,他说你要是学哲学本科就好了,哪怕是学思想政治教育也行。

在告别他回宿舍的路上,我一直琢磨曾老师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想招我呢?还是嫌我学习背景不好?回到宿舍后,我决定为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做准备,可真正到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我还是报考了曾老师的研究生。这个“决定”,让我有缘成为曾老师的学生,在中南大学学习工作了二十年。


640.webp (1).jpg
“不拘一格”

      曾老师十分爱才、惜才,他培养的许多学生都是目前活跃在全国哲学界的知名学者,而我能成为中南大学的哲学教授,也离不开曾老师的教诲。我考了两次研究生才考上中南工业大学。第一次考试是1995年1月,两门专业课均为满分,但英语差3分未过国家线。1996年,我继续报考,英语超过了3分,终于如愿以偿。

1996年入学后,陆续有好几位老师告诉我,曾老师在上一年曾经为我到研究生处争取破格录取,但因为英语成绩的问题,最终未果。曾老师曾对其他老师说:“希望这个考生能够继续报考我们学校……”每当我听到老师们谈及曾老师对我的关心,心头总觉得十分的温暖。我和曾老师仅有一面之缘,他纯粹出于爱才惜才去为一个并不熟悉的考生争取机会,这让我深深地感动,也为我提供了榜样,让我在工作后招收研究生时,学会重视学生的才华。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曾老师所著教育书籍

“香火”不断

       听曾老师讲课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熏陶”。曾老师给我们上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伦理社会学专题》、《道德心理学专题》等三门课程,具体内容没有记住多少,但是他的研究思路、方法尤其是一些振聋发聩的思想令我终生难忘。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他提出的几个概念诸如时年道德、场合道德、道德移情、道德迁移等等,我们总能从中感觉到他思想的原创性和震撼力。后来自己进入学术圈,更多地关注西方学术界的问题域和研究范式时,才发现曾老师虽然不精通英文,很少阅读英文文献,但是他却天才般地提出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西方学术界类似的一些概念、命题和观点,真有点所谓“轴心时代”大师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涌现的感觉。
       曾老师的课给我留下的另一个印象更深刻,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熏陶”。曾老师整堂课抽烟接二连三、吞云吐雾,通常一节课只点一次火,等到教室里烟雾缭绕,快要看不清彼此的时候,一堂课也就结束了。曾老师讲课大多数时候是微闭着眼睛的,我们有时几个同学以为他快要睡着了,可他的思维总是连贯清晰,不断地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曾老师讲课的大师风范对我的影响很大,却很难模仿他讲课时的那种洒脱和陶醉,更不要说超越了。

学术为业

       我和曾老师进一步亲近是因为他的心脏病。大概在1996年底,中南工大团委请曾老师搞一次学术讲座,来听讲座的人很多,我坐在前排。讲座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发现曾老师脸色惨白,脑门上大汗淋漓,声音也越来越弱。我赶紧和团委书记商量紧急叫停讲座,送曾老师到校医院急诊。第二天,曾老师告诉我,他得的是心脏病,如果晚去一点,后果不堪设想。我记得自己下课后去医院陪曾老师,买了一点点水果,之后他便不断嘱咐我不要买任何东西。
      1998年上半年,曾老师因为心脏病又住院了,情况非常危险,需要有人每天陪护。我们几个男生轮流去医院陪护,在陪护曾老师的期间,他经常和我讲学术,他压根儿不知道我那时并没有立志“以学术为业”,而是希望“靠政治为生”。而今天,“以学术为业”的我,不能不说是受到了曾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640.webp (4).jpg

       曾老师的学术贡献不在于他提出了多少前人没有提过的新概念,而在于他系统地在伦理社会学和道德心理学两个领域的开拓和建构
       在伦理学界,流传着“南曾北罗”的说法。所谓“南曾”就是指曾钊新老师,“北罗”则是指罗国杰老师。“南曾北罗”的说法是伦理学界对这两位开拓中国特色伦理学前辈的尊重和认可。但曾老师似乎从来不在乎这些名号,他依然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学术主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老师主编过一套有关负面文化的丛书,在当时的学术影响很大,有许多人批评甚至攻击他只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可曾老师坚定地认为:
“看清阴影,是为了追求光明!”


发表于 2017-12-2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080614 second(s), 27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