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武宫英树

[爱心家园] 盖几间瓦房,把乡情安放(超长图文,每日一更)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楼主| 发表于 2018-2-18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宫英树 于 2018-2-18 20:06 编辑

说完年俗,接着说一下今年过年乡下放炮杖的事。

先转一下武宫十年前QQ日志里写的一篇小文:
----------------------------------------------------------------



                 这炮杖,真的该禁了 2009-2-10 21:20 阅读(89)

中国人最早发明火药,却用它最终做成了炮杖,用来驱鬼;夷人学了中国的火药,却最终做成了抢弹,用来驱人;这点,有识的中国人,早就诟之已久。

  中国人的放炮杖,有点类似于酒鬼喝酒:高兴时得喝,郁闷时得喝;有事时得喝,没事时还得喝。国人放炮杖亦如此:生儿子得放,死老爹得放;发财了得放,倒霉了也得放;过年得放,没过节时找个借口也得放。

  中国人除了喜欢放炮杖,还很讲究放炮仗的时间,过年过节娶媳妇生儿子死老爹嫁老娘就甭说了,啥时都可放,就说那企业开工米粉店开张,也得放上一放,而且未来店铺的兴旺现在老板钱的多少跟炮杖放的时长成正比。企业店铺放炮杖的时间,喜欢与吉祥的数字搭上勾,比如8,3之类。所以,上午8点8分8秒或下午的3点3分3秒是店铺开张喜庆放炮杖的最佳时刻,讨个吉利“发发发”或“生生生”之类罢。但这些人可能忘了,888或333也是“叭叭叭”或“散散散”的谐音,因此上,每天有人死去,散了;也每天有铺子关门,“趴”了。

  放炮杖,可恶之处颇多。平日里,若是学校附近,往往上午刚一上课,街上的新店铺开张了,8点8分8秒给放上了炮杖,一放就是二十分钟,嘿嘿,这学生的第一节课算是完了:等吧,等炮杖声熄了再说。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这夜你得做好不睡觉的准备,说不定半夜某个时刻,那雷鸣般的炮杖声给响起来了,不但炮杖响,还引发巷子里的汽车防盗器“呜呜~~”的哭嚎,半天不得收声,此起彼伏,若是在巴勒斯坦,你还以为以色列又开火了,不吓破你胆才怪!炮仗不但声音烦人,最可恶的是那硫磺烟尘,今年大抵是中国人富了,不差钱,所以烧炮杖的特多,打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五开始到今儿个早晨,整整二十天,楞就不敢开门窗,一开门窗,那硫磺烟尘就铺天盖地的往房间里钻!

   
尽管现在咱大伙都不差钱,这烧炮杖的恶习,咱们还是禁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2-1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发表于 2018-2-1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8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年的最后几天,老家(新化县石冲口镇石冲口村)村里的大喇叭便反复的广播起来,村文书操着新化腔的普通话在喊话,大意是:各位村民,大家过年好。年关底下,各家各户要注意防火(没说防盗,大抵现在农村里,物质条件较之以前好了许多,小毛贼小了许多),特别注意,今年过年,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炮竹,如有违反,一经发现,罚款500块。去镇上赶场,竟不见了卖炮竹的摊子。

果然,年三十晚上炮竹声少了许多。看春晚,也不像以前只看到影,听不到声的情形。初一清早开财门出行,不像往年,空气新鲜了许多。初一武宫出门去新化城里给三姑六婆礼拜年,特意留意了一下,路两边农家门口,很多人家门前干干净净,地上没有了往常喜庆的炮竹红纸屑。


看来,只要领导们敢作为,农民还是比较听话的。听过很多次的禁烟花炮竹,今年过年来真个了,也见成效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宫英树 于 2018-2-19 21:32 编辑


112646poqcqengz7jn5qte_jpg_thumb.jpg

武宫的老父亲是个小学老师。严格的说,是一个山村小学老师。

70年前,因老父解放前(1949年前)读过两年私塾,开始学会了“之乎者也”,识几个方块字,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便成了当时村里的的识字老师。后又去县城里的师范学校培训了仨月。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只不过专门在山里教山里伢子的教师。

60年前的中国,不似现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学校,就有老师,不管那地有多么的不毛。一般一个村就有一个小学校,学制也就一至三年级吧。到了四~五年级,叫高小---高级完全小学。简称高小,或完小。这要到人民公社所在地,才会有。那时的人,读过高小,就算得上是知识份子了。

马刀的童年,或小学,是跟着老父任山村小学老师时旁听完成的。当时大山里的小学,一般就在山村里选一栋比较大的传统木瓦屋里。堂屋做教室。山村的小学很小。一般就一个老师,大点的山村小学,最多也就两老师。多是复式教学:也就是一年级二年级甚至三年级两~三个个班,但只有一个老师。这节课一年级的班上课,二年级学生读书写字;呆会二年级学生上课,一年级的学生写字读书。而且语文算术音乐体育美术,都是一个老师教。

也有一些山村,若当地有解放前大户人家的豪宅山庄院子,或是祠堂,解放后,这些豪宅山庄院子,或是祠堂,都回到了人民的名下。山村小学校也就理所当然的设在这些山庄或祠堂里了。

所以,武宫的小学教育,不仅是跟着山里伢子旁听完成,而且跟着老父碾转于新化大山里的诸如维山,四都,槎溪,官庄,林屋,水口等地各种传统的中式建筑里。对各种传统的木瓦屋,传统的中国式的豪宅山庄院子,或是祠堂,武宫耳熟能详,深有感情。


FIL48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宫英树 于 2018-2-20 08:16 编辑


有朋友私下跟武宫说,在武宫的楼里,因没有绑定手机,不能发表评论。武宫回:可绑定手机,一块交流乡情。

另:武宫  QQ 510840036  武宫英树  微信 wugong615 武宫英树  欢迎朋友加V加Q


发表于 2018-2-2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2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2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20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2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2-2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宫英树 发表于 2018-2-19 21:30
武宫的老父亲是个小学老师。严格的说,是一个山村小学老师。

70年前,因老父解放前(1949年前)读 ...


毛泽东在提高底层人民的文化水平、大力修建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和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方面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邵阳老酒 发表于 2018-2-20 08:59
那种中国乡村传统风格的,几进几门传统布局的青砖黑瓦屋。已难寻踪影了。

武宫以为,中国的传统民居,是最接地气,是最宜中国人居的民居。
发表于 2018-2-20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宫英树 于 2018-2-21 10:01 编辑



QQ图片20150717202943.jpg    (院子宅门前供人休息的石凳)



在历史的长河中,新化这样一个蛮荒之地,也曾沉淀过许多豪杰之士。远的武宫不是太清楚。近代的倒能数出几个。

离武宫村子远点的有陈天华(爱国志士) 成仿吾(新文化运动代表,教育家) 方鼎英(爱国志士,抗日将领) 段楚贤(土豪,冷水江锡矿山矿老板)......武宫本家刘圣祥(曾国荃属下湘军将领。诰授建威将军,其孙媳妇怡奶奶过世没二十年,曾给武宫的儿子过年时挂过红,1986年过年拜年时打5块钱红包),水口曾悦川,满仓唐金伯,维山脚下林屋曾奉光......

这些人在乡下的标识,就是他们建的院子。他们的院子,尽管没有如瞻园留园之气派,但也雕梁画栋,勾心斗角;假山回廊,曲径通幽。唐金伯的壬七山庄,曾悦川的沈观楼,曾奉光的宅子,刘圣祥的刘家院子,段楚贤的家宅......这些宅院,青砖黑瓦,青石铺地,几进几出,正房横屋厢房交错,围构成一个大宅院,极具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他们的这些宅院,武宫记事时都还保留完好,和小伙伴们在里边捉过迷藏,打过野仗(小孩子的一种相互追打的游戏)。

时光的流逝,社会的更替,文化的侵蚀,这些传统建筑已支离破碎,成了瓦砾。



psb (14).jpg
       沪昆高铁高架桥下的残壁(相门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125838 second(s), 127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