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430|回复: 2

[印象·中南] 王秉:这个年轻的中南博士生开创新学科,编写国家级教材,立志普及安全文化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8-3-22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填补领域空白,以自身能力促进安全科学;
开拓研究思路,以独特思维开创学科分支;
协师参撰教材,以敏锐视角普及安全文化。
为改变“安全学科基础理论薄弱”现状,
他一直在安全的路上前进!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1).jpg

王  秉
中南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2017级博士研究生

学科经历
主要从事安全文化学、安全信息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学及安全学科建设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先后创立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安全信息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学理论、安全标语鉴赏评价理论等新创安全科学理论,以及循证安全(EBS)管理学等新创安全科学新分支;
以一作(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在《Safety Science》、《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公开发表(含录用)SSCI/SCI/CSSCI/CSCD论文50多篇;
以一作(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出版《安全文化学》、《大学生安全文化》等专著教材4部;
兼任《现代职业安全》杂志“安全论道”等栏目特约撰稿人。
获奖经历
2015-2016年中南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
2016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6年-2017年中南大学“十佳优秀硕士研究生”;
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第十六届、第十八届及第十九届“开拓者”学术论坛之学术风采大赛二等奖。


踏实的科研人

Q:你为什么会选择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2).jpg

A:刚开始没有什么想法,大一大二时都是正常学习。大三时联系了吴超教授,后来一直跟着吴超教授开展安全领域的科研。在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在关于“安全标语研究”的学士毕业论文基础上,分类收集整理了一些安全标语,大四撰写完成《安全标语鉴赏与集粹》第一本专著,研一时该书得以出版。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了我的交叉学科研究视野与研究思维,也找到了成就感,便一心钻入了安全领域研究。

Q:你怎么会想到从安全标语为切入点展开研究?
A:我平时是一个比较善于观察、发现与思考的人。首先,安全标语随处可见,它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具备实践性与应用性。而目前对于安全领域专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这使得研究它同时具备了创新性。
安全标语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其创作与应用主要涉及安全科学、语言学、文化学、管理学、心理学与传播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主要应基于上述学科的交叉视角来审视与研究安全标语。作为交叉综合学科研究视角,它把我的学科面打开了,让我明白可从多学科的角度来对某一安全问题或要素进行研究,对我以后的科研帮助颇大。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3).jpg

Q:你的安全文化学研究体会有哪些?
A:总的来说,我是“瞄准安全文化学研究空白,一心创建学科理论体系”。尽管安全文化是近30年内安全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安全文化学作为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的三级学科分支,在之前尚未有学者基于学科建设高度系统开展安全文化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这既导致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发展缺乏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亦导致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育一直缺乏一本适宜的《安全文化学》课程教材。
研一入学以来,我与导师吴超教授一同商定将安全文化学这一空白学科领域作为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总计发表安全文化学方面的研究论文20多篇,并于2017年底与导师合著正式出版50万余字的国内外第一部以“安全文化学”命名的著作。更可喜的是,《安全文化学》这本著作将有望成为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育中课程的选用教材。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4).jpg

Q:在参与安全科普与安全培训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A:因为安全文化最重要的是传播传承,即安全科普。我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尝试做安全科普。从安全标语与安全诗歌等入手,起初从写QQ空间日志与科学网博文开始,后来《现代职业安全》与《中国妇女报》等杂志报刊看到了我的博文,就开始向我约稿。安全科普的另外一大收获是,我撰写发表了一篇关于“安全科普学的创立研究”的文章。
2016年开始我发表了十余篇安全方面的文章。之前的研究一直在理论层面,参与科普后转入到了实践层面。一些企业看到我的文章后,邀请我去做安全培训,大多是针对企业的负责人和领导人。在培训时,大家的反馈也会对我接下来的科研指明方向和不足。这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能够对自己的研究加以改进。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5).jpg
创新的科研人


Q:你对国内的安全现状有什么看法?
A:的确,近一二十年来在安全领域,中国是全世界发展和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大家有目共睹。例如,安全学科体系、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安全宣教与人才培养体系、安全信息化体系已基本建立;安全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及成果均显著;安全中介服务机构、安全产业发展迅速;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等等。
但是,个人觉得目前我国在某些安全工作方面,其实还是属于一种“蛮重视”的状态。这句话的具体意思是,尽管意识方面“蛮重视”,但具体操作方法有点“蛮干”,还需进一步科学化。例如,一律的“安全大检查”;“被动管制”严重,企业“自律”及主动权缺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等繁多复杂,甚至相互间内容交叉,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负担;等等。在安全管理方面,我觉得大多数人具备安全意识,但会出现严重的安全认同缺失,安全意愿不强和安全知识技能缺乏的问题。这需要提升人的安全素养、促进安全宣教、加强安全信息供给及安全文化建设。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6).jpg

Q:你和吴超教授合著的多本书籍被选为国家级教材,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这个过程吗?
A:在我来中南之前,大学生安全文化这门课是吴超老师多年悉心培育和开设的通识性选修课,过去就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现在也成为了慕课。在硕士2年,我因为专门研究安全文化学,业余进行安全科普,作为大学生的同龄人更容易理解以哪种方式能接受安全知识,所以在吴超教授打算修订书籍时,就让我来参与了其修订工作。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吴超老师架构和撰写的,我只是参与修订更新或替换完善了部分内容。最后,吴超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我作为第二作者,共同努力完成了教材的修订。
非常感谢吴超教授能够给我这次机会。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也非常默契,经常互动交流,吴超教授治学严谨,做人简单,对学生特别关心,非常支持年轻人发展,我非常喜欢他。我所取得的一系列小成果绝离不开他的悉心指导与付出。在此,谢谢我的导师。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7).jpg

Q:安全科学比较抽象,你是怎样研究的呢?
A:安全科学的发展源于两个重要的驱动力:一是多个学科的科学家对安全问题的共同关注和研究兴趣,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前者使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安全科学的鲜明特色,后者则是安全科学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所在。安全科学是一门典型的大交叉大综合学科,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不仅涵盖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技术科学(材料、土建、机械、采矿等),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简言之,它是由各个学科穿插起来的一门学科。所以我在研究安全科学时都会使用审视交叉法,采用多元学科思维模型,安全科学可以与任何学科交叉,采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寻找解决方式。

有趣的科研人

Q: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A: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趣的科研人”。从我的专业角度来讲,安全应该是让每一个人去了解的,要让人有一种亲近感和有友好感。我不想把科研搞的固执、呆板,尽力去做到有趣,不管是对于自己的研究还是对于大家的接受来说,有趣都很重要。此外,科研不是单纯为了“考核评奖”,若这样的话,就无趣了,应以兴趣与实际需要为导向。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8).jpg

Q:你平时都有那些兴趣爱好?
A:我最喜欢农耕,因为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的感情比较深,而在农村最特别的事就是农耕了。我小的时候很喜欢尝试农耕有关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对家乡的情结。一直到现在放假我还会每年回家干一些活。我觉得以后的孩子对于餐桌上的东西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也是很遗憾的。农耕的体验是很好很有意义的。

Q:你对未来安全科学的发展有哪些看法?
A:安全科学因事故、伤害与安全风险而生。在未来,安全科学的研究实践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会从“事故防控”拓展至“伤害防控”,努力做到“尽力防控事故,坚决避免伤害”;会从“简单系统安全”与“单一系统安全”研究过渡到“复杂巨系统安全”研究,这应是二十一世纪安全科学的重大挑战;从单一安全或“小安全”研究过渡到安全一体化或“大安全”研究;从“传统安全问题”研究过渡到“非传统安全问题”(如工业4.0背景下的智能安全等)研究;从“安全融入部分政策”过渡至“将安全融入所有政策”;从运用单一安全策略真正过渡至运用系统性方法,即“4E+C(即Education、Engineering、Enforcement、Economy+Culture)”综合安全策略的多方位解决安全问题。总之,安全科学尚极为年轻,安全发展任重而道远,安全是每一人的事,还需我们进一步努力。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9).jpg

此外,安全科学是近年才独立出来的。我认为,安全科学未来发展之路应是“先独立出来,再融合进去”。对于安全研究者而言,要将安全科学融合进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实践,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尝试在其他学科领域发表、传播与应用安全研究成果。总之,在未来安全科学研究中,我们的研究视角仍有待进一步开阔。立足于自身学科特色,立足于安全的附属性特征,致力于运用安全科学理论解决各学科领域、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并力争将安全融入所有制度与生产生活活动之中。这是安全科学进一步取得快速发展与提高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及学科地位的关键。

Q:你对自己的规划是什么呢?
A:我毕业以后想当一名老师,还会继续从事安全领域的研究。从安全标语,安全文化到安全信息学,系统安全学,我一直在循序渐进的展开研究,也想慢慢的形成自己的科研架构,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安全领域学科是一个相较于其他行业比较空白的领域,我也想去尽力填补这个空白。
寄语

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树立一个好的时间观念,以保证足够的科研时间与适当的生活放松时间;
要养成一个好的科研习惯,以保证科研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要基于好的研究视角,即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研究、探索和解决问题。
大  道  至  简,宁  静  致  远
心  之  所  至,安  全  等  随


发表于 2018-3-22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097263 second(s), 29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