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2124|回复: 64

推荐|诗性的蓄聚与迸发——《艾约堡秘史》阅读笔记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8-5-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艾约堡秘史》。张炜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2.jpg
    1月12日,张炜小说《艾约堡秘史》在北京隆重发布,龚曙光、张炜、李敬泽、陈晓明(从左至右)相约对谈。(资料图)

3.jpg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

诗性的蓄聚与迸发
——《艾约堡秘史》阅读笔记
龚曙光
一 历史感与历史性

曾经动念,给《艾约堡秘史》改个书名。

读完小说初稿,我给张炜说过,把书名改成《哎呦》或者《渔歌》之类。张炜说,小说原名叫《半岛拉网号子》,后来朋友建议,才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我说,我倒更喜欢拉网号子这个书名。张炜似乎心有所动,但终究没有再改回来。

我想去掉的是“秘史”二字。不论是基于人物命运的秘史,还是人物心灵的秘史,把“秘史”标在书名上,都有点探案剧的味道。以张炜的名头、实力和决绝的纯文学追求,他最终选择这一书名,断然不是出于市场操作的考虑。我揣摩,张炜真正舍弃不掉的,还是这个“史”字。

一部描写最近半个世纪社会嬗变的小说,故事终结的时点,几乎和写作终结的时点重合。学界常说“当代无史”,张炜执拗地将一部当下生活故事,赫然标上“史”的名头,可见他对这部作品历史价值的看重,还有作家对自己历史穿透力的自信。

文艺复兴以降,多有大家从诗出发,到史落脚,写出一部部编年史、心灵史以及史诗。如写编年史的巴尔扎克,写心灵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写民族史的列夫·托尔斯泰和马尔克斯……这些都是张炜敬重而且亲近的作家。我所说的亲近,是指心灵上的吸引和交融。我们常常会敬重很多作家,而亲近却需要生命和性灵上的真正共鸣。

几乎从创作伊始,张炜就只有一个文学目标——史诗。《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等鸿篇巨制自不用说,即使是他的短篇、中篇、散文乃至诗歌,都总有一种朝向史诗感的执着努力。尽管在张炜的创作中不乏清净得如一泓秋水的抒情诗章,但张炜创作的本质追求是史诗性。张炜创作的丰富性,是在史诗性这一根基生发的,是基于史诗性的枝繁叶茂和摇曳多姿。

史诗就是用歌谣传唱的历史吗?或者说,史诗就是记载历史的诗性文本吗?我始终觉得,史诗的诗性主要不来自于记载文本,而来自于历史本身,来源于历史过程中最具诗性的细节,最富想象的故事和最多灵性的人物,是从历史的完整性中裁切和淬取的历史本质。真的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感的描摹,更是对历史性的发掘。

在张炜的小说中,历史性是其诗性的源泉和根基。从《古船》开始,张炜就始终把笔触伸向历史浮萍之下的深水,寻找静水深流中的历史走向。通俗地说,张炜致力于为历史勾魂。只有历史的魂魄,才能激发歌者的抒情,值得歌者深情吟唱。将《古船》和《白鹿原》作作比较:陈忠实追求的是历史感,至少我们在小说中读到的是他对八百里秦川历史风貌的真实还原,而张炜追求的是历史性,他在意的不是胶东半岛的日常生活,而是人性在社会骤变中的沦丧、扭曲、挣扎和救赎。陈忠实给我们留下了白鹿两家爱恨情仇的一副完整的故事骸骨,张炜留给我们的却是抱朴不绝如缕的心灵独白。陈忠实让我们跟着故事走,张炜让我们跟着灵魂转。财富和情爱在《白鹿原》中是历史本身,在《古船》中却只是承载历史苦难的容器,革命与人性的冲突导致生命的苦难,社会演进的合理性与历史进程的荒诞感导致灵魂的纠缠。《白鹿原》是关于八百里秦川的一个苦难故事,而《古船》是关于20世纪上半页中国历史变革的苦难故事。

艾约堡秘史》在历史时段的选择上是一次突进,对当下生活在没有足够距离感的状态下实施历史透视,其险巨大,当然其诱惑也巨大。茅盾先生当年创作《子夜》的历史胆魄和艺术成功,对张炜应该是一种难以抗拒的招引。清末以降的中国社会,张炜先后以不同的长篇进行了正面的表现,只有近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还留一段空白。由当代而抵近当下,这是张炜长篇创作的一个宏愿。从二十年前开始,张炜就为这部作品做创作的准备,可见这不是一次偶然的动念和意外的灵感,而是一次深远的艺术预谋和长期的诗情蓄聚。

然而,要为几乎每个读者经历甚至参与的历史存照,要抵御仍在生长的社会思潮、文化风尚和民众心态的影响,完全自主地去把握、评判和表现这段演进着的历史,对张炜仍是一个难题。张炜再一次拂去浩如烟海的历史细节,再一次放弃以历史感取悦读者的便利,坚韧地走向历史性。其实,一个屡见不鲜的暴发户故事,很容易唤醒读者生活的亲历感;一个数省首富的黑幕生活,又极易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道德义愤;商业操作的手段在一个全民皆商的时代,还可能成为读者关注的商业案例……张炜放弃了这一切,决绝拒绝以历史感来取悦读者搏取人气。

张炜塑造的淳于宝册,是一个饱经穷困折磨,最终戮力奋斗成为巨富的人物。张炜将人性置入极贫与巨富这样一个冰火两重天的特殊炼狱,考察我们民族良知的坚韧和人性强大。小说表现的这半个世纪,的确是民族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特殊时代,国家由积弱到强盛,国民由极贫而暴富,不是某几个人,而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阶层,这种由贫到富的大翻转,让所有人猝不及防,让所有人灵魂裸露。张炜捕捉到了一个比任何时代都具备戏剧性的历史时段,将人性放置在经济的烈焰上焚烧,观察其卷曲、焦化乃至复活的苦难历程。

二 阳光少年与忏悔者

苦难,一直是张炜小说表现的基本主题。从《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你在高原》,到新近出版的《独药师》《艾约堡秘史》,几乎所有的主人公,甚至主要人物,都生于苦难,长于苦难。苦难始终是张炜观察人性,表现人性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可以说,张炜是中国当代作家表现苦难最执着、生动、丰富和深刻的作家,对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而言,张炜以他对苦难深刻的体察、生动的表现和独特的文本,抵进了民族生存的本质性、人性的独特性和审美的深沉性。如同列夫·托尔斯泰笔下俄罗斯的苦难,雨果笔下法兰西的苦难,马尔克斯笔下哥伦比亚的苦难,张炜笔下的苦难就是中华民族的苦难。

张炜笔下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如同抱朴、见素兄弟一样,挣扎于苦难又成长于苦难,《艾约堡秘史》中的淳于宝册和吴沙原,都是在苦难中滚大泡大的汉子,他们的坚韧与强大,全部来自于各自经历的非常人可以承受的苦难。作为一个流浪儿的淳于宝册,自幼经历丧亲、毒打、拘囿、侮辱和长期饥饿的折磨,从山里到平原再到海边,漫漫流浪之路,一路饥馑,一路屈辱,一路血泪,然而即使是在奄奄一息的时刻,仍旧艰难地活下来;即使是在走途无路的时刻,仍旧决绝地逃跑,下一个流浪的站点便是他的新生之地,每一段逃离的里程都是他的希望之途。张炜没有着力表现淳于宝册的发迹史,而是将笔墨集中在他苦难的流浪中。张炜似乎想告诉我们,经历了如此巨大苦难的人,成就任何人间奇迹都很正常,遭遇任何上天眷顾都理所当然。

张炜表现苦难,却不让苦难窒息小说中的人物,也不让苦难窒息小说外的读者。他小说中每每出现的流浪少年,始终都是阳光少年,他们良善、纯洁、坚韧、乐观,尽管每一步都走在苦难上,却永远在不停歇地奔走!苦难像镀在他们身上的一层金光,经历的苦难愈多,便愈发金光闪闪。

阳光少年是张炜小说的一道奇异景观,一个深刻隐寓。既隐喻着张炜面对苦难的人生态度,也隐喻着中华民族的“生于苦难长于苦难”、不屈不挠不死的精神。那是一种生命苦难的吟唱,命运困厄的抒情。张炜擅长将命运的不幸遭际转化为精神的自我历练,将现实的苦难升化为灵魂的抗争。淳于宝册少年流浪生涯中,面对邪恶和强权,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递哎呦”,但这些肉体的侵害和灵魂的凌辱,都集聚成了心理能量,最终积攒成一种人生反抗的不竭动能。我很迷恋张炜这种苦难的吟唱与困厄的抒情,那是一种柔弱中隐含坚韧,绝望中催生希冀的人性基调,寒冷而温暖,低徊而昂扬!当这一切都从一个流浪少年稚拙的目光和清亮的歌喉传递出来,我们每每能从寒冷大地的历史背景上,看到一个奔走苦难高原的金色精灵。

除了阳光少年,张炜小说中还有一类人物令我着迷,就是那些饱经了人生苦难,具备了巨大抗灾能力,却始终纠结于内心的男人,他们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一样敏于心而缓于行,也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不满于忧愤而又沉溺于忧愤,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险恶或者荒诞,却始终在内心拷问自己的对错。粉丝作坊里默坐如一块青石的隋抱朴,艾约堡中蜷缩如一头困兽的淳于宝册,他们用坚强的身躯抵抗外部世界的灾难或者诱惑,在内心中自己跟自己较劲。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隐忍的力量!张炜最让人敬佩的写作能力,就是能轻而易举地把小说外在的故事冲突,转化为人物内在的灵魂纠缠,使人物一方面在情节冲突中与命运抗争,一方面在心理冲突中自我救赎。人物被挤压在情节中,又被抛弃在情节外,困窘于内心的自我拷问与忏悔,不间歇不停顿的灵魂自白,如刀子般地直逼读者的心灵。这种诗剧式的人物独白和内外冲突构成的双重叙述压力,是张炜小说的绝技。除了张炜,读者似乎很难容忍任何作家在小说中如此长篇累牍地内心诉说,并心悦诚服地赞叹这种直逼灵魂的叙事魅力。

三 精神高贵与文本高贵

文学是有贵贱之分的。作家精神品质的贵贱决定了作品的贵贱。这一判断,或许会让许多写作人不舒服,但我一直以这种判断将作家归类。有情怀与无心肝,耽于情色与专注灵魂,关切苦难与献媚幸福,炫耀技法与归于本真……这一切区分了作家精神与作品品质的贵贱。我一直认为,张炜是一位精神高贵的作家。在我的作家辞典里,这是一串并不长的名单。

张炜以其对人类苦难从始至终的关注,将笔触抵进了世俗生活的最底层,无论历史在演进或倒退中如何嬗变,张炜最为关注的,是在经济学意义上被剥夺,在社会学意义上被凌辱,在哲学意义上被异化,在伦理学意义上被歧视的人群。在《艾约堡秘史》这部以富翁为主人公的特殊题材的小说中,虽然作家对淳于宝册因财富带来的心灵痛苦给予了足够的表现,但作家的同情,却始终倾注在海边渔村的渔民身上。作为对手的村头吴沙原,小说中另一个饱受苦难而依旧贫穷,饱经折磨而依旧坚毅的汉子,面对狸金这部巨大经济机器的碾压,他的惊恐与无奈远胜于海滩上的任何一位渔民,他的痛苦与忍耐亦远胜于渔村里任何一位村妇。从淳于宝册少年经历的政治压迫造成的苦难,到吴沙原眼下遭遇的经济压迫造成的苦难,张炜始终把笔墨聚焦在苦难上。

若以题材论,《艾约堡秘史》有足够的理由展示暴富人群声色犬马的奢华生活,炫耀商业巨子惊世骇俗的成功宝典,渲染物欲社会千奇百怪的情色场景。这一切无疑能为小说招徕更多的读者,为作家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张炜却视若无睹地亦然专注于苦难的表现。饱受贫穷苦难的淳于宝册,如今却要承受财富带来的巨大痛苦,过去因为贫困而“递哎呦”,如今却要因为暴富而要“递哎呦”。在小说中,淳于宝册是财富苦难之源,却又饱食财富苦难之果。在这段贫富顿然翻转的独特历史中,张炜企图揭示苦难之于人性的本质意义,之于人生的永恒意义。

张炜以其对于人类心灵从始至终的关注,将笔触抵进了人性的最深处。在当代作家中,我没有发现谁比张炜更关切灵魂。在张炜的小说中,无论人物出身富贵还是贫贱,无论人物命运顺遂还是乖悖,其灵魂却总是纠缠而痛苦的,永不间断的自我拷问,永不停歇的自我倾诉,既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人性的丰富性,又鞭辟入里地揭示了人性的极端性。抱朴与四爷爷之间,在灵魂的对决上互为仇敌,同时在抱朴的内心,其灵魂又自为对手;季昨非与康永德之间,淳于宝册与吴沙原之间,无一不是如此。邪恶与良善,挚爱与大恨,既在人物之间较量,又在人物内心冲突,由此流泄出对于人类绵绵不绝的怜惜、悲悯和救赎的爱意。

张炜以其对于历史性从始至终的关注,将笔触抵进了历史变革的切要处。张炜从不迷恋于眼花缭乱的历史枝节,也不对某一段生活作清明上河图式的描摹,他关注的是历史变革的根本性冲突。《独药师》表现的是翻天覆地的辛亥革命,《古船》表现的是风起云涌的土地革命,《艾约堡秘史》表现的是历史翻转的改革开放。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这些节点都是社会变革的关键点,历史演进的切要处。《独药师》将季家置于养生与牺牲的历史选择的根本冲突中,《古船》将隋家置于兴盛与败落的巨大变局中,《艾约堡秘史》将淳于宝册置于极贫与暴富的剧烈对撞中,隋抱朴面直面的是在历史合理与道德邪恶夹击中人生反抗的两难和人性救赎的艰难;淳于宝册面对的是由贫而富骤变中人生的失重和人性的迷茫。这一切,既属于人物,也属于人物所处的时代,属于那个时代的历史性。

张炜对于苦难、心灵和历史性的关注,体现了他对人生、人性和历史本质性观察的高贵追求,体现了他对人生关切、对人性救赎、对历史评判的高贵情怀,体现了他不为人生苦难窒息,不为人性邪恶扼杀,不为历史谬误胁迫,坚忍不拔的高贵信念。这一切,合成了张炜文学精神的高贵性。

张炜是天生的文体家,他对长、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乃至文学赏析多种文体的把握,几乎驾轻就熟。仅以小说论,张炜在长、中、短篇上皆有造就,且不说他的长篇巨制《你在高原》已让同时代作家仰视,其他文体的创作亦堪比分别以长、中、短篇小说,乃至散文、诗歌见长的作家。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大批著名作家,只以一两种文体名世,而张炜几乎是十八般武艺皆拿得出手。

张炜的文字任意摘出几段,混在再多的作品中,我都能轻而易举地分辨出来。张炜文本的高辨识度,是其独特性的重要表征。

大约三十年前,我就从《古船》中感受到张炜文本的高贵气质,这种印象为后来源源不断的新作一次次强化,以至于成为其文本的标识性。我曾将《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的一些章节,在不同的年份反复诵读,一次又一次感受其精神高贵与文本高贵的自由流转和浑然一体。

抒情性是张炜小说叙述的重要特征。不论是一人称述事、还是二、三人称叙述,不论是全能视角叙述,还是拟人化叙述,张炜的叙述都贯穿着浓郁的抒情特质:不仅是每到情节冲突激发处人物心灵的自白式抒情,而且整个故事叙述中的抒情意蕴;不是某场景或细节,而是切割下特殊历史时段中那些最富诗性的人物和故事,一如我们读到的史诗。我从不把史诗归于诗体小说的一类,我认为诗体小说的诗性比史诗更为外在。

当然,抒情并不本质地构成高贵性,许多抒情小说留给我们的只是清澈透明的印象,只是惯常说的小清新。由于张炜的小说大多描写人生苦难,其人物大多生于苦难长于苦难,张炜的抒情是对苦难人生的抒情,是一种命运困厄的诗性,在当代小说家中,很少人具备了这种拜伦式的功力。一个跋涉于苦难之原的歌者,一种抗争于命运之狱的吟唱,这种述事本身具备超拔世俗的精神高贵。

情节冲突心理化,是张炜小说叙述另一特征。张炜的小说,大体都有一个结构严谨、情节生动的故事,作为推进小说行进的原初动力。但情节始终是张炜将人物逼进内心冲突的手段,故事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力量则主要来源于人物的心理冲突。在这一点上,张炜的小说具有浓厚的现代心理戏剧的意味。张炜小说最剧烈、最精彩的冲突,全是人物的内心冲突。不仅仅是人物自己与自己的内心纠缠和较量,在人物之间,其对峙和搏杀也大多使用心理能量。就像两位功力深厚的侠士,他们舍弃刀剑,静静地坐在那里,用内功无声无形的较量。每到情节冲突的紧要处,张炜的述事一定转向内心,转向灵魂。在张炜看来,世俗世界所有的冲突都源自灵魂的冲突,外部搏杀的所有力量都是心理力量,无论这些灵魂是丑陋还是美好,这些心理力量是正义还是邪恶。季昨非与康永德,隋抱朴与四爷爷,淳于宝册与吴沙原之间的冲突,都被张炜内化为一场心理较量。

艾约堡秘史》和《独药师》中,都有着惊心动魄的爱情篇章。蛹儿和跛子、瘦子的情爱描写,应当是当代爱情表现的新经典。这两对具有强大生命爆发力,而且天赋异禀的爱侣,其情欲的纠缠和生命的冲撞被张炜写得心旌动摇、光芒四射。然而张炜并未展示他们肉体媾和,而聚焦于两颗灵魂的爱欲纠缠:渴望与拒绝,炽爱与仇恨……张炜同样将爱侣间的冲突内化了,将某些作家迷恋不舍的床戏升化为灵魂间的心理剧。

对灵魂的逼视与揭示,对心理力量的蓄聚与迸发,使一切外在故事与情感,在灵魂之光的烛照下通体透明,在心理之火的焚烧下凤凰涅槃。无论作家反映的历史如何荒悖,塑造的人物如何污浊,表现的生活如何黑暗,然而小说的文本,却具备了生生可感的高贵品性。

高贵,是一个诗性作家的当然品相和惊世力量。

2018年4月13日于抱朴庐

回帖推荐

林徽因的书 查看楼层

书评也能如此鸿篇大气,读完有买一本的冲动。

Duan铅 查看楼层

《艾约堡秘史》更是一种双向坚守的成果,既要作者熬得住年龄岁月,不断积淀,也要出版社方守得了质朴初心、等而不慌。

假如我不曾爱你 查看楼层

这是一个创作家与一个评论家之间三十年的“心灵之约”,也是文学与出版人在纷繁浮躁的当下对精品的高贵的坚守与等待。

秋晨0 查看楼层

如果有人说企业家的良心是缺失的,但这本书就给了你一个响亮的巴掌,因为作者通过自己的笔给我们解释了利益与良心的关系,好书值得期待。

来伊份 查看楼层

艾约堡秘史,这是一本挺有趣味的书籍,从作品来看,作者的文学功底深厚,用字措辞非常严谨又不失幽默,故事让人觉得意外,却又在情理当中。挺不错的书,值得阅读。

天空飘来5个字 查看楼层

看完龚曙光这篇书评,又看了之前的报道,原来这本书约了10年,却等了30年,他们用高贵的坚守等待。“这个责编的位置是我争来的。我想我为他当责编,是因为我们二三十年的友情,因为文学情缘。” 了解完这些故事,接下来,便是买书。
发表于 2018-5-7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作品集中了这个时代的很多精神困境,财富、欲望、良心、渔村,这些价值冲突就在我们这个时代发生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发表于 2018-5-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触对准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较少涉足的题材领域,直面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资本膨胀与人性迷失等焦点话题,以朴素明快的文学语言,给人以激荡灵魂的叩问。
发表于 2018-5-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巨富以良心对财富的清算,一个勇者以坚守对失败的决战,一位学者以渔歌对流行的抵抗,一个白领以爱情对欲念的反叛。
发表于 2018-5-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生命的底色是仁慈的,有太多爱,也有太多恨。我将为自己任何一点残忍付出代价,自谴至死,最后煎熬在风烛残年里……”
发表于 2018-5-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5-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5-7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5-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5-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5-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5-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约堡秘史》更是一种双向坚守的成果,既要作者熬得住年龄岁月,不断积淀,也要出版社方守得了质朴初心、等而不慌。
发表于 2018-5-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书中的繁复言词从即日起才迈入迎合读者的成长之途,但佳作背后的一份执着坚守与沉淀,却才是真正的可贵之处。
发表于 2018-5-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5-7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人重利轻离别”的批判还算轻的,“无商不奸”“为富不仁”才是他们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出现时最惯常的形象。
发表于 2018-5-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人群体的崛起,描写商人的商战类小说逐渐多了起来
发表于 2018-5-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书中情节悲喜、为书中事事浮沉,却也正是在这样,经年累月才显得尤为不易。
发表于 2018-5-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崇坚守执着,看到一部作品之外的精神价值,回过头来再读《艾约堡秘史》,或许更能细细咀嚼,品出一种超脱之气吧。
发表于 2018-5-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5-7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135597 second(s), 135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