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新用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扫一扫,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3722|回复: 5

[涟水文苑] 家乡记忆:熯荞粑

[复制链接]  [分享推广]
发表于 2019-8-24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乡记忆:熯荞粑

苦荞1.jpg

荞麦


某天早晨,我乘班车从温塘去新化。在曹家镇附近,一农村大嫂提着一篮子上车。大嫂一上来,就说自己是去新化县城卖“熯荞粑”的,问车上的乘客,要不要买她的“熯荞粑”吃,说她的“熯荞粑”是原汁原味的土特产,每个两块钱。她还说,吃“熯荞麦”,不仅饱肚子,而且养身子,吃“熯荞粑”好处多多。车上一中年女子买了一个,我也跟着买了一个尝尝,吃了后,感觉还不错,就又买了一个。早餐的问题,就算解决了。


慢慢地嚼着大嫂卖的“熯荞粑”,就回忆起了儿时的味道。

与儿时吃过的“熯荞粑”比,大嫂卖的“熯荞粑”,个小,包得严实,糯软,细腻,紧密;而儿时吃过的“熯荞粑”,个大,包得简单,粗糙,松酥。

如果倒回到童年时代,当时的我,也许会更喜欢大嫂卖的“熯荞粑”:糯软,细腻,香甜。但现在的我,却更喜欢儿时那种“熯荞粑”的味道:松酥,粗糙,清香。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人,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困难的那个缺衣少食的时期。特别是每年的夏末秋初,青黄不接,又刚好是麦子和荞麦已经收割了的日子,吃麦面粑、荞麦粑就成为了填饱肚子的主要食物。

我的家乡把小麦称之为“面麦”,所以将麦面粑叫做“面麦耙”。

家乡还有两种特殊的麦子,一种俗名叫“燕麦”,另一种,俗名叫“谷麦”。

“燕麦”类似山上的野麦,将“燕麦”处理成“燕麦粉”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又很费时的过程,但“燕麦”炒香磨成粉,或直接将“燕麦”磨成粉,再做成“燕麦粑”。“燕麦粑”都很糯软,很好吃,而且,听说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那些盗汗的人,吃了“燕麦粑”就不会盗汗了。

还有一种麦子,我们家乡俗称“谷麦”,“谷麦”虽然也是麦子,但“谷麦”磨成的粉,做不出面条来,只能用来做粑粑吃,或者用来“充当”大米煮饭吃。但“谷麦”却有一大用途:做“熯荞粑”时,要用到“谷麦粉”。当然,做“熯荞粑”,可以不加“谷麦粉”,但是,却不能用“面麦粉”或“燕麦粉”代替。所以,我家乡的人,在种了小麦后,又都要种“谷麦”,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做“熯荞粑”。

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大米、红薯米和麦面等主粮,多数人家,总是不够吃。为了解决饿肚子的问题,家乡人想出了很多办法。其中,尽可能地多种夏粮以及蔬菜,就成了不二的选择。像麦子、荞麦这类夏粮作物以及四季豆、南瓜、土豆这类蔬菜,都可以在五六月份收割或收获。如果丰收了,最起码可以用来填饱肚子,以便度过饥荒。这些杂粮,虽然现在看起来不比大米差,现在市场的价格也要比大米贵一倍甚至贵几倍,但大米可以天天吃,甚至“百吃不厌”,但杂粮之类,偶尔吃一顿或吃几顿,可能感觉新鲜,但持续地吃,在以米饭作为主食的地区,还是难以坚持的。但在缺乏大米,甚至连红薯米都缺少的时代,在夏秋之交,面食、荞麦粑和土豆就成了人们日常的“主粮”。

为了让这些“主粮”吃起来容易下肚一点,人们就想出了很多吃法。这些变着花样的吃法,现在的人,将之称为“美食”,或“土特产”。但在当时,人们这样做,就是尽量让这些“不好吃”的杂粮,变得好吃一点。像小麦,人们都喜欢吃用“小麦”做的面条。但用“小麦”去兑换面条,就要加工费,在那个连买盐的钱都缺的年代,加之,加工厂又离村子远,一般要跑两趟才能兑面条。因此,用小麦兑面条,也是一种“小奢侈”。在当时,也可以用小麦到公社的粮站兑换大米。但家乡离公社有20多里路程,一个壮劳力挑着一百来斤的小麦到粮站去换回大米,一个来回四五十里,早晨出门,傍晚回家,累得气喘吁吁不说,还要耽误一天时间,要少赚十个“工分”。所以,在当时,大部分的“小麦”,都是自己利用空闲或零碎的时间,用石磨磨成相对粗糙的面粉,再用面粉,变换着花样,做粑粑吃。像小麦面粉,就可以做成“四季豆煮面麦粑”,“洋芋头(土豆)煮面麦粑”,“南瓜煮面麦粑”,和大名鼎鼎的“桐子叶粑粑”(蒸)等花样。像荞麦粉,就可以做“和荞粑”(就是将荞麦粉和水放在锅里搅匀,煮熟,用碗盛着吃);“苦荞粑”(直接将荞麦粉做成粑粑,用大火蒸熟的那种);还有就是“熯荞粑”。

“熯荞粑”是荞麦粑粑里,成份最多,工艺最复杂,制作过程繁琐,耗时最长,也是最好吃的一种“荞麦粑粑”。我妈妈就很擅长做“荞麦粑粑”了。

做“熯荞粑”,须要准备两种主料,一种就是荞麦面(粉),一种就是“谷芽面(粉)”。辅料有,红薯米粉,“谷麦(大麦)”粉。还要准备包裹粑粑的叶子,如:桐子叶,或白芭蕉叶,或荷叶,或粽叶(即箭竹的叶子),或包谷(玉龙)叶;捆扎备用的棕榈树叶子。

荞麦粉,“谷麦粉”,红薯米粉,顾名思义,就是将已经晒干的荞麦、“谷麦”、红薯米用石磨磨成很细很细的粉,用筛粉的粉筛筛过即可。

现在要重点说一下的就是“谷芽粉(面)”。可以说,如果没有“谷芽粉”,就没有“熯荞粑”。当然,如果没有“荞麦粉”就更没有“熯荞粑”了。做“熯荞粑”,“荞麦面”和“谷芽粉”是缺一不可的。“荞麦面”制作过程比较简单,用石磨磨好,过筛就行。但“谷芽粉(面)”的制作过程就比较繁琐,耗时间,且需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

先烧好一锅开水,倒进已经清洗干净的木桶里,让开水自然冷却到40℃左右。然后,将从来没有用火烤过的纯靠太阳晒干的果实饱满的稻谷(最好用新稻谷,或者先年的稻谷,但不要用陈年稻谷,陈年稻谷发芽率低)浸入温开水中,浸泡8至10小时,捞出。然后,准备一只竹编篾箩筐,在箩筐的底部和内壁,铺上一层已用开水消过毒的稻草,将已浸泡过的稻谷倒入箩筐,再盖上一层已消毒的稻草,最上面加压一个或几个轻重适宜的小木块。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往箩筐里泼温开水或冷水,以免稻谷被烧坏。等稻谷发芽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将谷芽撒入盘筛或晒簟里,放太阳底下晒干。然后,将已完全晒干了的谷芽,磨成粉,筛除杂质和谷壳,留下精粉备用。

等“谷芽粉”做好了,就根据各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口味的不同,将“荞麦面”和“谷芽面”按一定比例配好,再加入一定比例的“谷麦粉”、红薯米粉、玉米粉等等,搅拌均匀,然后掺入适当的温水,搅拌,再揉成干湿度适当的面团。然后,将面团掐成一砣砣的面团子,再做成一个个长约10厘米、边长3厘米的长方体的粑粑,或直径5至7厘米的.圆.形粑粑。再用白芭蕉叶等叶子把已成形的粑粑包好。那种长方体的粑粑,一般只要用叶子把粑粑的身子包好,粑的两头可以不用包叶子,可以露出两端来。那种圆.形.的粑,就要用叶子将粑粑严严实实包好。然后,用棕榈树叶子把粑粑捆扎好。

荞麦粑粑做好后,就要用蒸锅或甑子蒸。火功是做好“熯荞粑”的关键因素。做“苦荞粑”只要用大火将“苦荞粑”蒸熟即可。但做“熯荞粑”,对“火”的要求非常讲究。先要用大火将蒸锅里的水烧开,等蒸锅冒出蒸汽的时候,要将灶堂里的多数的柴火立即退出来,只留少量的柴火在里面燃烧,要用文火让灶堂里保持平稳的温度。用文火蒸10个小时,等“荞麦粑”已经熟稔熟透,普通的“荞麦粑”就成了“熯荞粑”。

刚出锅的“熯荞粑”,糯软酥松,清香可口,甜而不腻,香而不郁。剥开淡绿色的叶子,咬一口,满嘴留香,沁人心脾,真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美味。

记得三十五年前,母亲还执拗地在大岭上的斜坡地里,种过最后一块荞麦。

因为这种“红杆杆开白花”的植物,在我们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苦荞2.jpg
红杆杆开白花的荞麦

说的是某院子的一个后生,去部队当了四五年兵,因为没有被提拔为部队干部,就退伍回乡了。他回乡的时候,刚好荞麦开花了。一天,他和他父亲一起上地里劳动,路过一块荞麦地,就用普通话问他父亲:“红杆杆,开白花,到底是什么东西?”,他父亲望子成龙,本来希望他能在部队提干,光宗耀祖。但结果不遂人愿,他父亲本来就有点气(不高兴)。现在他回乡了,本该入乡随俗了,但他却仍然装出一副金腔尬(梅山方言,尬,就是“夹”字,但夹字不念jīa,而念gā,与尬同音)屎腔(梅山方言。寓意即南腔北调,含有“洋不洋,土不土”“不洋不土”的意思)的样子,他父亲就顺手操起一根竹扁担,给他屁股重重扫了一扁担。那后生没想到自己仅讲了一句普通话,就遭到父亲的抽打,条件反射式的边跑边喊:“红杆杆,开怕(本是白色的白,梅山方言,将白bāi念成pà,念怕,与怕同音)花,荞骂(梅山方言,麦不读mài,而读作mà,骂)子飒(梅山方言,地不读di,而读shuā,第一声)里,鬼打死银(梅山方言,人不读rén,而读作yín,第二声,与银同音)”。现在,这个传说,还在梅山地区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传说的寓意,就是嘲讽那些“其实没有什么真本事,却喜欢故意卖弄的人”。现在,只要人们一提起“红杆杆,开怕(白)花”,就知道寓意是什么。传说归传说,但这个传说,也在告诉人们,荞麦不仅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粮食作物,更是一种观赏性的奇特植物:红红的茎杆,青青的绿叶,白白的小花,黝黑的棱角分明的果实!这种集红、绿、白、黑于一身的植物,世间总是少见,也算是稀罕物。用这种“荞麦”做成的“熯荞粑”,通过这种物理的方法,就让苦味的食粮,变成一种香甜的美食,确实凝聚了梅山人的智慧与聪明,体现了梅山人的耐心和韧性,彰显了梅山人“苦中求甜”“苦中求乐”的乐观精神。

“hān荞粑”的“hān”字,意思是很明白的,就是用文火慢慢“hān”出来的!但“hān荞粑”三个字,有写“熯荞粑”的,也有写“憨荞粑”的,还有写成“酣荞粑”的。“熯”强调的是一个“火”字;“憨”强调的是一个“慢”字;“酣”强调的是一个“甜”字。随便用哪一个“hān”字,好像都可以;可是,随便用哪一个“hān”字,又总觉得不是很贴切!

梅山方言中,总是把做事不利索的人,称之为“憨驼牯”;又常常把某人做事不利索的情形,表述为“太憨了”!因为“hān荞粑”的制作过程,强调的是用文火慢慢蒸,强调的是一个“慢”字,所以,用“憨荞粑”三个字表述,我以为更切合梅山方言的语境和语意。但是,网上有文章说,某民俗专家认为,“hān荞粑”的“hān”字,是“熯”字。可没有说明缘由和根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估且采用民俗专家的说法,把“hān荞粑”叫做“熯荞粑”吧。

但不管用哪一个“hān”字,“hān荞粑”那种儿时的味道,是永远镌刻在梅山人舌尖上的纹络里了。

文化的天然属性,就是“惰性”。正是因为文化这种懒懒的“惰性”,才使得“熯荞粑”这种梅山美食,流传开来。

“熯荞粑”,包裹着的是绿色,浸润着的是乡愁,咀嚼着的是香甜。让我们,用时间的火焰,把生活的“苦”熯没了,把岁月的“甜”蒸出来。真所谓:蒸蒸日上,苦尽甘来。

【注】
1,荞麦有红杆杆的,也有绿色杆子的,只是,我们本地种的荞麦是红杆杆的。
2,荞麦的花,既有白色的,也有红色的,只是我们本地种的荞麦的花是白色的。

2019.07.24记,2019.08.02改定,梅山红豆。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住乡愁!
红网移动社区 - 发现·分享·改变
发表于 2019-8-26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8-30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过去的岁月,回味乡里美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Processed in 0.086810 second(s), 29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